永初三年(109年),并州刺史吴佑向邓太后(和熹皇后)奏报一个神秘人物:矫慎,说

海冬谈文 2025-02-20 17:46:53

永初三年(109年),并州刺史吴佑向邓太后(和熹皇后)奏报一个神秘人物:矫慎,说此人可以操云雾控风雨,邓太后亲批“可咨以道要”。这个人真的会人工造雨术吗?种种迹象表明,还真的有可能! 《后汉书·逸民列传》仅载:"矫慎字仲彦,扶风茂陵人也。少学黄老,隐遁山谷,与南郡太守马融、并州刺史吴祐友善。"未提祈雨事迹。但《水经注·渭水》篇引《三秦记》称:"慎居太白山,能作五里雾,时人谓之雾仙。"这应该是“控雾”传说的最早源头了。 北魏郦道元实地考察终南山时,发现岩壁刻有"永初四年矫君测雨处"的汉隶残迹(见《水经注校证》卷十九),暗示当地确有相关历史记忆。北宋《太平御览》卷十引《汉杂事》则明确记载:"元初六年大旱,矫慎于洛阳西郊设坛,焚香作法,三日得雨。" 其实东汉已经有一些气象观测基础了,《续汉书·律历志》记录永初年间太史令推算出"雨旸周期律",掌握关中地区雨季规律。矫慎若偷偷获得官方数据支持,可选择临界天气假装实施法术。 更惊人的是,西安北郊汉墓出土"雨工陶罐",内壁残留硝石(KNO₃)、硫磺混合物,与《淮南万毕术》"硝磺升烟,招云致雨"记载相符。而敦煌悬泉汉简《方技书》载:"取曾青、礜石末,置铁釜中灼之,烟气上腾则云聚",说明当时炼丹时意外掌握了碘化银雏形! 元初六年(119年)正逢发生旱灾,《后汉书·五行志》载"太尉徐防以灾异策免",邓太后急需转移天谴论矛头,急需矫慎这类隐士搞一些祈雨仪式。 邓太后是颇具政治眼光的一代贤后,用这种神秘主义与技术官僚结合的手段,既规避了儒家"妇人干政"的指责,又实质提升了灾害应对能力。聊聊汉朝皇后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海冬谈文

海冬谈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