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语,止嗔,止疑
奔跑的静妞呐
2025-02-15 15:01:54
儿子在开学第一天,
开开心心地去学校了。
回想他暑假开学时候快哭的样子,
心里无比安慰。
·
这一个学期,
儿子各方面都积极了好多,
一个因为他自己的成长,
一个是我从催促包办型在往松弛宽容型过渡。
·
如果你也试了很多方法在学习上帮孩子,
效果一般。
试着从三个关键节点改变模式。
尤其是学习态度散漫的孩子,亲测有效。
·
[一R]想催促孩子“快”的时候,先学会“止语”;
·
中年妈妈大多是焦虑的状态,
尤其在管孩子学习这一块,
特别容易用不断催促的方式面对孩子,
“快点快点啊”。
·
其实这是我们本能的反应,
开始还能起效,
慢慢孩子就跟听不见一个样了。
因为真正地让孩子尽快进入学习流程,提高效率,
得靠他们自己的掌控感和习惯来驱动。
我们的不断提醒,
长久看来只能增加孩子的不稳定情绪。
·
先试着不用激进的语言催,
可以说个时间、提醒该干嘛,
尽量保持平静的状态,
想唠叨的时候马上离开,
给孩子一个安静、稳定的氛围,
让我们的话越来越有含金量。
·
[二R]看到孩子缺点的时候,先学会“止嗔”;
·
我们在看到孩子的低级错误的时候,
尤其一再提醒的问题就是不改正,
很容易嗔恨愤怒,
直接开启发火状态,
发完火事后还后悔,当时就是忍不住。
·
其实想明白一个事就行了,
发火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源。
孩子被吓住改变的习惯,
不止改不了,还会因为不明根本原因,
变得越来越严重。
我们的怒火也大多来自对自己的不满和生活中无处发泄的怨气,
孩子的问题本身根本不值得。
·
启动发火模式前问问自己,
这次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孩子的主观故意性是不是被放大了。
发一顿火伤身体吓着孩子,
还不如看着孩子的眼睛严肃地指出问题,
让孩子在服气的状态下改正,
才是一劳永逸的。
·
[三R]把学习还给孩子的时候,先学会“止疑”。
·
我们都明白自驱力的重要,
都在想着让孩子自己学,把学习还给孩子,
但是做的过程很困难,
最大的障碍是我们会忍不住质疑孩子,
让孩子在不被信任的状况下自己掌控学习,
最终自己掌控的感受很糟糕,
以失败告终。
·
比如说自己做去吧,
忍不住从背后挑个字写的不好看。
孩子说先写数学,讲一堆道理非要先写语文。
本质上还是觉得按照自己的来才对。
·
信任孩子先要放下自己的自恋,
毕竟再厉害的家长也有教不了的时候,
让孩子自己去摸索、试错、经历起伏和痛苦,
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过程很煎熬,
走过去,
就能见到大的转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