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局上,什么样的人是明白人?
做工程工程走南闯北这些年,我亲历了数不清的聚会——总承包的豪迈、分包商的细腻、原厂直供的坦诚、代理与经销的桥梁搭建,乃至各式社交盛宴与微妙博弈,每一场酒局都是人生百态的缩影。如今回望,对酒局的理解已远超初出茅庐时的浅显认知。
起初,我也曾以为酒局不过是职场生态中服从与地位认同的缩影,是日常话题的延伸。然而,随着不同场合酒局的深入体验,我逐渐领悟到,其背后的核心在于“感觉”二字。
不管是微醺,还是酩酊大醉,无论是拿酒对吹,还是向领导连敬八杯,所有行为都来自那一刻的感觉。酒精实际是一剂情感催化剂,它让人们沉醉于它所带来的独特感受之中。酒桌上的言谈、交锋与共识,与日常的办公室、会议室乃至生产线相比,营造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与情感交流
酒局,往往是主场对客场的盛情款待,无论是面对甲方,还是公司领导,关键在于营造出一种恰如其分的感觉。主场如果能引导好一场酒局的氛围,能自然的达到私人和商业的目的。
如何维系这份酒局氛围?
个人经验有些另辟蹊径。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重视主坐嘉宾。这是不坏的策略,却不是最好的策略
基于个人经历与前辈的经验,我们共识于一点:在酒桌上,真正的明白人,懂得照顾弱者。酒桌上主角与领导自然成为目光焦点,他们的话会不断被人听见。但是那些酒桌上的“边缘人”——经验尚浅的人、地位不显的人、性格内向的人、酒量不会的人,最需要主场的人照顾。
要把主座的五分之一目光,带给弱者的位置。,给他们发言,接他们的话题,给他们挡酒。,这桌宴会的氛围就会升温,充满和谐的氛围,氛围越好,每位参与者体的体验就会越好。
记住,酒桌并不是独属于能喝酒的人或会说话的人,而是达成整体氛围的和谐。才是对主宾双方最大的尊重与回馈。主座的人,虽然平常不缺乏奉承的声音,但真正深入人心的,是那份融于细节、温暖人心的整体氛围。
所以酒桌上的明白人,往往会以行动诠释关怀。他们懂得,给予弱者以关注,不仅是礼貌的展现,更是营造愉悦氛围的关键。通过为弱者挡酒、接话茬、营造对话机会,他们让宴会远离了油腻与尴尬,确保了每位来宾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这,正是酒桌文化最深层的意义——以酒为媒,传递温情,让每一次相聚都能让人舒心。一场酒局的氛围,其实不由位置最高的人决定,而由位置最低的人决定,把弱者照顾好,才是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