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正式授衔时,元帅和大将的人数是有一定变化的。元帅人选由11人调整到

欢霜看娱乐 2025-02-15 11:43:05

1955年9月正式授衔时,元帅和大将的人数是有一定变化的。元帅人选由11人调整到了10人,大将由原定的22人减到10人。 1955年9月,新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军衔制度。这事儿说明咱们的人民解放军开始走向正规化建设的新道路,也是对过去革命岁月和军队发展的一次大总结。想想看,从南昌起义那时候起,咱们军队就取消了军衔,一直强调官兵平等。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建个规规矩矩的军衔制度,也是形势所需嘛。1955年1月中旬,北京开了个很重要的军委会议,专门商量怎么实行军衔制度。一开始大家商量好要给军委委员们授元帅衔,初步定了11个人。但后来在看一个叫“总干衔字第561号”的文件时,刘少奇同志说,那些已经转到地方工作的军委委员就不要再授衔了,这个建议大家都觉得对。 就在这个时候,周恩来同志对陈毅同志的军衔有点不同看法。周总理觉得,陈毅在南方打了三年游击战,解放战争时也指挥得很棒,应该给他授元帅衔。最后,中央书记处又商量了一下,定了十位元帅,里面也包括陈毅。这次调整既让军衔制度更严谨,也认可了大家对革命的特殊贡献。关于大将授衔,一开始打算给22个人,但大家商量来商量去,仔细琢磨后,决定只选10位大将。整个过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的,每个决定都讨论得很透彻,研究得很认真。毛主席还主动说,自己不要大元帅的称号,这给其他人的军衔评定做了个好榜样,也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好风气。 到后来,1955年9月的时候,元帅和大将的人数都变了,元帅从11个减到10个,大将也从一开始想的22个减到了10个。这次定下来的军衔制度,让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上了个新台阶,也公平地评价了大家的革命功劳。有了军衔,军队的等级就更清楚了,谁指挥谁也更明白,就连在国际上,咱们军队的地位都提高了不少。这次调整啊,真是能看出党对军队建设有多看重,还有那种实实在在的工作态度。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欢霜看娱乐

欢霜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