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汽车的问题,本质上都不是汽车的问题。过去三年,我们填补大毛被制裁后空出来的汽车市场份额,对俄整车出口从十万规模狂飙至百万级别。现在大毛二毛眼看要进入谈判阶段,大毛扭头就搞起了两边要价,一边跟美国挤眉弄眼,一边开始找中国汽车的茬,一会儿开始严查中国重卡的产品质量问题,一会儿又集中报道中国汽车容易生锈——给谁看?给美国看呗!
中国汽车很可能被大毛当成筹码放在谈判桌上,毕竟欧美汽车产业还想回到这个市场。我只能说,靠地缘政治冲突快速吃下的份额容易消化不良。我们不能只看整车出口数字,因为出口意味着对方才是甲方,咱们是乙方。比整车出口更重要的,是未来两年的产业链出海,这才是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根本途径。接下来,我认为中国和欧洲的关系有望修缮,毕竟欧洲很讨厌懂王,欧盟里德国在华汽车产业利益捆绑又颇深,合资车尤其是中德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会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再低,我们牵制欧洲的筹码就没了,且看咱们如何运筹帷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