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哪儿测的更准?在家、还是医院?答案与很多人以为的不同! 在健康管理中,血压测

河西有事 2025-02-14 11:37:48

血压哪儿测的更准?在家、还是医院?答案与很多人以为的不同! 在健康管理中,血压测量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手段。很多人认为,医院或体检中心由专业医护人员测量的血压一定比在家自测的更准确。然而,最新的医学研究和指南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2024年6月,一份由多国心脑血管疾病领域专家组共同发布的立场文件明确提出:家庭自测血压的结果可能比医院诊室血压更为可靠,实际操作也更为可行。而动态血压监测,作为另一种在院外进行的测量方法,才是目前最为全面且准确的血压测量手段。 医院诊室血压的局限性 医院诊室血压一直是高血压诊断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医学专家们逐渐发现了其存在的诸多不足。 首先,很多人一进医院,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就会感到紧张或焦虑。这种情绪波动会对血压和心率产生影响,导致所谓的“白大衣性高血压”。据统计,高达13%-23%的诊室血压≥140/90 mmHg的人群,实际上属于“白大衣性高血压”。如果仅以医院诊室血压作为诊断依据,这些人可能会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并接受不必要的降压药治疗。 其次,诊室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也受到操作流程的限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诊室血压测量需要患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并且测量时要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平均值。然而,在实际的医院环境中,由于患者众多、时间紧张,这些标准操作流程往往难以完全落实,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家庭自测血压的优势 与医院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自测血压(HBPM)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明确指出,家庭自测血压不仅能更准确地反映日常血压水平,还能有效鉴别“白大衣性高血压”,避免过度治疗。此外,家庭自测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联更为密切,预测心血管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家庭自测血压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可重复性。患者可以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点多次测量血压,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例如,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是两个重要的测量时间点,这两个时段的血压数据对于评估血压控制情况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家庭自测血压的准确性,建议选择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并在测量前做好充分准备,如避免剧烈运动、饮酒、饮浓茶和吸烟。每次测量时,最好取2-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动态血压监测:最全面的血压评估手段 尽管家庭自测血压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动态血压监测(ABPM)仍然是目前最全面、最准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动态血压监测通过在患者身上佩戴一个便携式血压监测设备,每15-30分钟自动测量一次血压,连续记录24小时的血压变化。这种方法不仅能去除偶测血压的偶然性,还能真实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规律。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发现一些隐藏的血压问题,如“血压晨峰”和“夜间高血压”,这些问题在常规的诊室血压测量中往往难以被发现。此外,动态血压监测还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从而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然而,动态血压监测的费用相对较高,且操作相对复杂,因此并不适合所有人。目前,动态血压监测主要用于高血压的初期评估,而家庭自测血压更适合长期随访。 如何做好家庭自测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的关键在于规范操作和坚持测量。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建议使用上臂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其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 做好测量前的准备:测量前半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酒、饮浓茶和吸烟。最好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5分钟以上,保持心情平静。 正确的测量姿势:测量时,将捆绑袖带一侧的前臂放在桌子上,捆绑袖带上臂的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双腿放松、落地。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每次测量2-3个血压值,间隔1分钟以上,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选择多个测量时间点:最常规的测量时间点是“晨起后”和“睡觉前”,也可以根据情况在“上午10点左右”、“午餐后”、“下午4点左右”以及“晚餐后”等其他时间点安排测量。如果近期血压波动或正在调整降压药,建议连续监测3-7天。 注意诊断标准:家庭自测血压的诊断标准与医院诊室血压不同。在家测量,只要血压值≥135/85 mmHg就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对于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家庭血压≥135/85 mmHg也意味着血压未得到理想控制。 结语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血压测量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医院诊室血压虽然传统且重要,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作为诊室外的补充手段,不仅能提供更全面的血压信息,还能帮助避免误诊和漏诊。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合理利用这些测量手段,结合医生的专业建议,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0 阅读:76
河西有事

河西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