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若2处“发痒”,或是在暗示你:体内血糖已经“超标”了 一、血糖超标,身体这两处可能发痒 在最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中,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或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即可被认定为糖尿病。糖耐量实验超过7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值大于5.6%,也属于糖尿病范畴。当血糖超标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皮肤瘙痒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身体这两处地方的瘙痒,可能暗示着糖尿病的风险。 1. 皮肤瘙痒:从局部到全身的警示 许多糖尿病患者最初会感到局部皮肤瘙痒,比如手臂、腿部或腹部,容易被误认为是过敏或蚊虫叮咬。但随着病情发展,瘙痒范围会逐渐扩大,甚至蔓延至全身。这种瘙痒在夜间或情绪波动时尤为明显,血糖水平升高时症状也会加重。 导致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血液黏稠度异常:高血糖会使血液变得黏稠,导致末梢微循环受阻,局部细胞得不到滋养,皮肤失去保护功能,变得干燥敏感。 神经损伤:血糖浓度过高会损伤末梢神经,导致四肢皮肤麻木、灼烧感,甚至出现蚁行感。 免疫力下降:血糖控制不稳定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使皮肤更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抓挠后可能导致皮肤角质增厚、色素沉着,甚至引发真菌感染,恶化为脓疱或体癣。 特殊部位瘙痒:中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生殖器、尿道或肛门周围瘙痒,常被误认为是妇科炎症,但治疗效果不佳。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时,也可能出现药物过敏,如胰岛素注射部位瘙痒、红肿,甚至全身荨麻疹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2. 耳朵瘙痒:不容忽视的信号 耳朵瘙痒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外耳道炎、耳垢过多或螨虫感染。然而,糖尿病也可能导致耳朵瘙痒。当血糖偏高时,有害产物(AGEs)会在体内堆积,导致血管壁增厚,影响耳朵的微循环。耳朵作为人体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一旦微循环受阻,皮脂腺分泌增加,耳垢堆积,瘙痒就会随之而来。 同时,高血糖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耳朵感染细菌的概率增加,瘙痒也会更加频繁。因此,如果耳朵频繁瘙痒,应及时排查血糖情况。 二、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的根源在于血糖升高,因此,控制血糖是预防瘙痒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饮食管理:少吃高糖、高油脂、刺激性食物,控制热量摄入,多吃蔬菜和全谷物。 增加运动:通过适量运动有效降低体重,增强身体代谢能力。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加重血糖波动,不利于病情控制。 按时服药:遵医嘱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 对于皮肤瘙痒问题,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心态:不要过度关注皮肤瘙痒,避免不自觉抓挠,保持平和心态。 温和清洁皮肤:洗澡时避免使用粗糙毛巾或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皮肤油脂层。 保湿护肤:洗澡后可涂抹凡士林、甘油等油脂性护肤品,保持皮肤水分,减轻瘙痒。 选择舒适衣物:贴身衣物应以柔软、吸汗的棉布为主,避免化纤材质对皮肤的刺激。 做好防晒:紫外线会刺激皮肤,导致瘙痒加重,因此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 三、糖尿病还会引起哪些身体异常? 糖尿病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皮肤瘙痒,还有一些不典型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1. “三多一少”:糖尿病的典型信号 多尿:血糖升高增加肾脏负担,导致尿量增多。 多饮:细胞脱水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口渴,饮水量增加。 多食:代谢紊乱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增加,食欲旺盛。 体重下降:葡萄糖代谢紊乱使营养物质流失,体重降低,身体消瘦。 2. 其他不典型症状 全身乏力:葡萄糖代谢率下降,电解质失衡,导致身体无力、精神不振。 上体肥胖:腰臀比超过0.85的女性,无论整体是否肥胖,都是糖尿病高发人群。 视力下降:高血糖损伤眼部血管,导致视网膜增厚,甚至脱落。 地图舌:舌体中央乳头萎缩,舌苔分布不均,是糖尿病的中医表现之一。 男性症状:排尿困难、阳痿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泌尿系统和性功能障碍。 这些症状虽不典型,但一旦出现,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是一种威胁健康的慢性疾病,越早发现,越能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至关重要。特别是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或耳朵瘙痒时,不要轻易忽视,及时就医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守护健康。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牢记:晨起3不要,睡前2不宜,日常4坚持糖尿病乃当今世
【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