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正在建设中的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帝国大厦当时堪称基建奇迹,1930年1

贺绪云讲历史 2025-02-14 10:24:10

1930年,正在建设中的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帝国大厦当时堪称基建奇迹,1930年1月开工建设,1931年4月全面竣工,总共只用了410天时间就把102层、高443.7米的帝国大厦建成,1931年完工时成为世界上最高建筑!   美国,一个靠基建起家的超级大国。   得从19世纪说起。那时候的中国还在闭关锁国,而美国已经开始修建横贯大陆的铁路。   这条铁路,打通了美国经济的任督二脉,让美国这台经济引擎开始轰鸣。   紧接着,帝国大厦拔地而起,仅仅410天,一座381米的高楼就矗立在曼哈顿。   还有胡佛水坝、金门大桥,这些工程奇迹,都是美国在二战前完成的。   美国基建的黄金时代,离不开几位关键人物。   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工代赈”成了关键词,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既缓解了经济危机,又提升了国家的“硬件”水平。   到了艾森豪威尔时代,州际公路系统成了新的焦点,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再次为美国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再往后,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又让美国在科技领域占据了先机。   奥巴马时期,基建投资再次成为应对经济萧条的重要手段。   然而,辉煌的背后也有隐忧。   美国很多基建都是百年前的老古董,桥梁老化、道路破损、铅管供水……   这些问题,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美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计划投入巨资更新基础设施。   但钱不是万能的,老旧基建的更新换代,远比新建更复杂、更棘手。   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基建成了当务之急。   从三峡大坝到南水北调,从西气东输到青藏铁路,从港珠澳大桥到遍布全国的高铁网,中国基建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民生,更重要的是,它们连接了中国广袤的土地,让资源流动起来,让经济活起来。   中国高铁,更是中国基建的一张名片。   短短几十年,中国高铁里程就跃居世界第一。   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融合。   对比中美两国的基建之路,我们会发现,美国是先发优势,早期快速发展,后期则面临更新换代的难题。   中国是后发赶超,快速建设,但也需要在质量和可持续性上下功夫。   技术层面,美国在一些领域仍然领先,而中国在高铁等领域则实现了弯道超车。   基建是强国之路,这点毋庸置疑。   但基建不能只追求速度和规模,更要注重质量和可持续性。    信息源:环球时报《“加州的建设速度比中国慢了100倍”,马斯克:没错!》2022年10月21日

0 阅读:0
贺绪云讲历史

贺绪云讲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