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发现,自己的许多计谋,或者说是自己的许多计划,刘备并不是真的“言听计从”的,有些时候,刘备会直接否定掉诸葛亮的想法。比如,诸葛亮几次三番的,想让刘备占领荆州,刘备就是不听。于是,诸葛亮开始盘算,如何让刘备按照自己的计划来行事了。 正好,此时曹操又发兵攻打新野,也算是曹操给诸葛亮制造了这样一个机会,于是,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当中,著名的火烧新野,就开始上演了。 只是,火烧新野这个环节,实质上,是诸葛亮给刘备下的套,这一点,估计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 火烧博望坡之后,诸葛亮取得了刘备的完全信任,但是诸葛亮发现,刘备还是不愿意夺取荆州,无奈之下,诸葛亮开始利用曹操第二次攻打刘备的时机,开始给刘备下套,让刘备没有了落脚之地,只能去占据荆州。 对此,在书中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孔明曰:“主公且宽心。前番一把火,烧了夏侯惇大半人马;今番曹军又来,必教他中这条计。我等在新野住不得了,不如早到樊城去。”便差人四门张榜,晓谕居民:“无问老幼男女,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 这段话,说明此时的诸葛亮,给刘备下了两个套。第一个,就是让刘备知道,上一次火烧博望坡是自己的功劳,这一次,自己还会帮助刘备获得成功,只是,新野这个地方,不能再住了。第二个,就是在刘备还没有缓过神来的情况下,就开始四处张贴告示,让百姓跟随刘备一起躲避曹操的进攻。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正是这个告示,注定了之后刘备的完全被动的局面,这才是诸葛亮给刘备下的最大的套。 告示中只是说,愿从者,可以跟随刘备前往樊城,但是,那些不愿跟从者呢?毕竟,新野的老百姓,世代都居住在这里,说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是,诸葛亮不管这些,诸葛亮的处理极其简单,那就是,不管你愿从还是不愿从,都得跟随刘备前往樊城。于是,这样一来,势必在形势上,给刘备制造了空前的压力,之前刘备还能颠沛流离,就算失败,自己也能保全性命。但是,现在不同了,有这么多的老百姓跟着,刘备得为这些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着想,怎么办?一切,只能无条件的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再也不能反对诸葛亮提出的任何意见了。 于是,在这次火烧新野的计划当中,诸葛亮终于漂亮的打了个翻身仗,牢牢控制住了刘备,之后,咱们就看到了,所谓的刘备对诸葛亮,真正的言听计从了。
这种荒诞的现实小说都想不出!
【1评论】【1点赞】
用户10xxx10
什么狗屁,三国志火烧新野诸葛亮还没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