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 年秋日,毛泽东视察河南水利工程时,在接待队伍中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他快步上前握住对方的手:"毕占云同志,这二十多年你去哪里了?" 在场人员无不为这跨越时代的重逢动容。
这位让主席牵挂的故人,原是国民党军少校营长。1928 年桂军 "清党" 时,他冒死保护被俘的共产党员,后率整营官兵起义投奔井冈山,成为红军首位整建制起义的国军军官。在五次反围剿中,毕占云带领的特务营屡建奇功,曾创下用竹签阵阻敌三个师的战绩。湘江战役时,他率部殿后血战三昼夜,最终仅剩 8 人突围。
抗战时期,毕占云转战冀鲁豫根据地,以 "游击战专家" 闻名。1946 年中原突围,他带领伤员昼伏夜行两个月,奇迹般穿越封锁线。这位三过草地的老红军,建国后主动请缨赴豫治水,在郑州段黄河大堤上留下无数足迹。
毛泽东听完汇报感慨道:"你从旧军队杀出血路,又为新江山筑牢堤防,这才是真正的改天换地。" 临别时,主席特意叮嘱秘书:"给占云同志配辆吉普车,治水不能光靠两条腿。" 这对战友的豫水重逢,恰似中国革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映照着信仰铸就的永恒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