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宝山旅游区以“成都雪村”作为春节期间的网红打卡点,宣传图中展示了森林、大雪覆盖

君旭和趣事 2025-02-09 21:01:23

南宝山旅游区以“成都雪村”作为春节期间的网红打卡点,宣传图中展示了森林、大雪覆盖的木屋等雪景,并打出“不是东北去不起,而是成都雪村更有性价比”的广告语,吸引大量游客前往。然而,游客到达后发现所谓的“雪”实为棉花铺装,树木上的雪景也由塑料花装饰,实际效果与宣传严重不符,引发强烈不满。景区解释称,往年冬季有自然降雪,但2025年春节因天气暖和未下雪,为营造雪景氛围,临时采购雪棉铺装,并于正月初一开放。然而,粗糙的棉花布景被游客吐槽为“粗制滥造”“照骗”,最终因负面舆论于2月8日关闭并清除所有雪棉。 游客并非无法接受人造雪景(如其他景区使用人工造雪机),而是因景区通过精修图片和广告文案营造“真实雪村”的假象,却未明确告知雪景为棉花替代,导致预期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例如,广告中未提及“人造棉布景”,宣传图与实际场景差异显著,被网友称为“图片仅供参考”的典型案例。景区虽未单独收取雪村门票,但其套票(如三人套票49.9元)以雪村为主要卖点吸引游客购票。游客认为,景区通过捆绑销售变相利用虚假宣传获利,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南宝山旅游区于2月8日通过官方微信致歉,承认因天气原因未能呈现真实雪景,并承诺清理所有棉花布景,回归生态旅游本色。同时开放退票渠道,允许游客通过原购票方式退款。评论指出,景区的问题在于“宣传大过实际”和“透支信任”。人造景观本身并非原罪,但需以透明度和创新诚意为基础。例如,若能提前说明布景材料或采用更逼真的人造雪技术,或可避免口碑崩坏。 依赖自然条件的景点应提前评估风险,避免过度承诺。若无法实现宣传效果,应及时调整策略(如改为其他主题活动),而非强行用廉价替代品敷衍。景区营销应避免“过度美化”,需明确标注人造景观的实际情况。例如,注明“模拟雪景”或展示真实场景图,减少信息不对称。短期的流量吸引可能带来反噬。景区应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如南宝山的生态山水),而非盲目跟风打造“网红同款”,最终损害品牌形象。 此次“棉花雪村”事件暴露出部分景区在急功近利心态下的运营短板。文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以诚信为基石,通过创新和差异化体验赢得游客信任,而非依赖虚假营销的“一锤子买卖”。

0 阅读:29
君旭和趣事

君旭和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