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沙特耗资35亿美元现金,从中国购入35枚东风-3导弹,美国闻讯后讥讽沙特此举愚蠢,然而沙特却视这笔交易万分划算。 【消息源自:《沙特购东风 - 3导弹背后故事:从寻求援助到成功交易》2023 - 08 - 20 国际新闻报道】 在中东那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八十年代中期,局势那叫一个乱啊!沙特这个石油富国,虽然钱袋子鼓鼓的,可军事力量就像纸糊的一样薄弱。当时国际上,美国、苏联和中国在导弹技术方面各有千秋。 沙特国王法赫德整日愁眉不展,心里七上八下的。他寻思着,得弄点厉害的中程导弹来,1000到3000公里的射程,能整个中东都罩住,这样才能震慑那些潜在的入侵者。一开始,他满心期待地去找美国。美国佬呢,眼睛都不眨一下,拿出《中导条约》就把沙特的请求给打发了回去。 沙特这下没辙了,又把目光转向苏联。可谁知道,之前沙特为了打击苏联的能源出口,故意压低石油价格,这事儿苏联一直记恨着呢!苏联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沙特,连个脸色都没给沙特留。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在一旁急得跳脚,心想这可怎么办啊!突然,他眼珠子一转,提议说:“咱试试中国呗,虽说咱和中国关系虽然冷淡了些,但这事儿也该死马当活马医了。” 沙特驻美大使班达尔亲王接到命令后,悄然踏上了中国这片土地。他心里忐忑不安,也不知道中国这边的态度会咋样。好在中方那是相当的敞亮,对他的来意积极回应,这可把沙特人心里的石头给落了地。 到了1987年,苏尔坦亲王为了这事儿,绕道马来西亚来到中国。双方开始秘密谈判,这一谈啊,可没想到,中方十分大方,破例安排他参观了“东风 - 3”导弹基地。苏尔坦亲王走进基地,那眼睛都看直了,心里充满了震撼。这导弹就像钢铁巨兽一样,横卧在那里,散发着强大的气息。 在价格谈判的时候,发生了个有趣的“小插曲”。中方代表本打算每枚导弹开1000万美元的价,谨慎地伸出一根手指。可沙特那边的翻译可能一紧张,误以为中方伸出的是1亿美元。沙特方面愣了一下,然后立刻连连点头,表示同意。中方代表一看,这事儿也就这么顺水推舟地确定下来了,35枚“东风 - 3”导弹,一枚1亿美元,这可不得了啊!装满美钞的集装箱犹如沉甸甸的巨兽,缓缓运抵中国。这交易金额,当时都快赶上中国外汇储备两倍了。 沙特可真是大气,不仅买下来,还提议用现金全额支付。就这样,一笔钱交易完成,中国和沙特之间就像搭起了一座经济桥梁。 没过多久,沙特拿到导弹后,那叫一个麻利,迅速履行合同。导弹就像神秘的客人,悄悄地运往沙特。中国的专家们也跟着去了,帮着沙特建立导弹储存和发射基地,还手把手教沙特的军人操作使用。 1990年8月2日可不得了,伊拉克大军如洪水猛兽一般,浩浩荡荡地朝着科威特杀了过去,一天时间都不到,科威特就沦陷了。紧接着,这10万大军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直逼沙特东部领土,整个阿拉伯半岛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沙特这时候把秘密武器计划拿出来,官方电视台一声令下,宣布“东风 - 3”导弹已经运抵发射基地啦。这消息就像一道晴天霹雳,直接把伊拉克军队给劈懵了,他们瞬间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乖乖地撤回了边境。 这事儿可把美官方给气坏了,他们没想到沙特居然绕过自己,从中国手里弄到了这种战略武器。一些美国官员气不打一处来,指着沙特大骂:“这钱花得可真够傻的!”可沙特心里却乐开了花,觉得这买卖划算得很。 这笔交易让沙特的军事实力就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升,也让中沙关系来了个大反转。从原来冷淡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两国不仅外交关系越来越热乎,1990年还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在中国这边,也收获满满。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不说,还打开了中东市场。这中东市场,就像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让中国的经济种子能在这里生根发芽,也为后来“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生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呢。通过这次中东风云,咱们看出来了,智慧和实力,那可是两样都不能少的。在国际舞台上,咱中国就像一座稳稳的山峰,用自己的智慧和实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1987年,沙特耗资35亿美元现金,从中国购入35枚东风-3导弹,美国闻讯后讥讽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2-08 07:56: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