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湖南督军谭延闿的母亲李氏去世,然而家族族人坚持按照祖训,拒绝让她的遗体从祠堂正门抬出。面对这一刻板的家族规矩,谭延闿愤怒至极,直接躺在母亲的棺木上,怒喊:“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他的举动最终迫使族人让步,使母亲得以从正门出殡,彰显了他对母亲深厚的情感及对封建礼法的不满。 李氏出身微贱,原是谭家的丫鬟,因美貌与勤劳而受到谭钟麟的青睐。然而,由于身份悬殊,这段感情只能秘密进行,直到她怀孕生下谭延闿。起初,谭钟麟未曾表态,使李氏倍感不安,直至孩子降生,他才正式承认母子身份,并为孩子取名“延闿”,寄托厚望。李氏虽成为妾室,但在家族中地位低微,生活处处受限,甚至在家宴时只能在一旁伺候,待主家用餐完毕后才能进食。 尽管生活艰辛,李氏始终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儿子,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谭延闿也深知母亲的苦楚,发奋读书,以卓越的才华赢得了学界的认可。1903年,他在会试中夺魁,令谭家上下惊喜不已。李氏的地位因此提升,在家宴上首次被安排在主桌就座。这一变革虽迟来,却让她欣慰不已,眼角湿润,感慨多年的忍辱负重终于迎来了尊严与认可。 然而,李氏的命运依旧充满波折。随着谭延闿步入政坛,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母亲的健康也逐渐恶化。尽管儿媳方氏悉心照料,但李氏不愿打扰儿子的公务,一直隐忍病痛,最终在谭延闿不知情的情况下去世。当他得知噩耗后,悲痛万分,连忙赶回家为母亲操办丧事。然而,家族规则再次横亘在他面前,以李氏妾室的身份,族人坚持不允许其灵柩从正门抬出。这一无情的传统令谭延闿难以接受,他愤然以自己的生命抗争,最终迫使族人妥协,让母亲得以堂堂正正地从正门出殡。 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谭延闿对母亲的深厚孝心,也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对社会阶层的严格束缚。面对不合理的礼法,他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抗争,捍卫了母亲的尊严。这场风波在当时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家族制度与个人情感冲突的典型案例,也使谭延闿的孝义之名广为流传。
1916年,湖南督军谭延闿的母亲李氏去世,然而家族族人坚持按照祖训,拒绝让她的遗
曦月谈谈
2025-02-07 18:16:28
0
阅读: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