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看电影,都是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那种,豆瓣只要不开分,我绝对不去当小白鼠,毕竟被伤害的次数多了,也养成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年前营销方面做的轰轰烈烈的几部所谓巨作,果然初二评分一出来,纷纷跳水显了原形,只有一部《哪吒》高达8.6的评分还算让人欣慰,至少没有全军覆没。
其实我不大喜欢看这类魔改神话故事,感觉好好的原生版神话,被编剧们全都改得乱七了八糟,虽然中国这些年动画制作水准真心不错,但是创意方面仍有提高的空间。小孩子愿意看,就陪着看看吧,至少值回票价。
至于其它几部,连7分都不到,还是算了吧,管你是什么香港著名导演还是美国著名演员,但凡拿出此前营销时一半的功力恐怕也不至于拍得这么烂吧?
贺岁档一部电影少则4、50块,多则6、70块,真心对不住观众啊。
感觉这些年中国电影一直没有什么长进,号称的巨著花钱不老少,但是拍出来的作品总是差强人意,鬼知道这花的钱都是用于洗钱还是养天价剧组了,感觉当演员还是来钱太快了,没有多少人真心是在进行艺术创作,有点时间全在洗稿和做营销了。
就这水平,还想文化输出?怎么可能?现在突然明白类似“小破球”这样的电影要花三、五年时间才能拍一部了,至少人家是真心在拍啊,不比这种三、四个月快餐式的制作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