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曹德旺在法庭上指着庭长的鼻子说:我听说只要200万,你就能包给人家打赢官司!我就不信了,这个官司我一定要打到底,还要打赢! 曹德旺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很少大动干戈,发这么大火气,到底是因为什么?1994年,曹德旺所在的福耀玻璃公司与福建一建当面硬刚,二者为何会闹得“鱼死网破”,原因何在? 1987年,曹德旺成立了福耀玻璃,出身贫苦的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早已经积累了无数做生意的经验,也积攒了一些资本,而这些经验和资金就是曹德旺创建福耀玻璃的底气。 要经验有经验、要资金有资金,短短时间内,曹德旺创建的福耀玻璃就成为了大众心中值得信赖的“民众品牌”,不仅物美价廉,而且打破了中国汽车玻璃100%依赖进口的历史。 这样的玻璃谁能不爱?这样的良心企业谁不口口称赞?短短几年,福耀就在曹德旺的手中发扬光大,1991年,是曹德旺创建福耀玻璃的第五个年头。 为了将福耀玻璃推广范围更广,让老百姓用上真正物美价廉、不依赖进口的好玻璃,曹德旺决定进一步扩大福耀玻璃的生产规模,建造更大规模的生产玻璃建筑群。 福耀高层人员对于曹德旺提出这个决定都表示赞同,于是一个福耀工业的雏形开始慢慢建立,一旦计划得到完美实施,福耀玻璃的未来发展将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 但是提出构想很容易,找到真正靠谱的合作伙伴却是一件难事儿,各种建筑公司层出不穷,口号喊得震天响,到底选择与谁合作,这可不能轻易下决定。 即便在生意场上浸淫多年的曹德旺,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但计划的实施迫在眉睫,无奈之下,曹德旺只好进行公开“招标”,寻找合作的乙方。 曹德旺与一众福耀高层商量之后确定了合作的最终乙方,正是福建一建,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决定竟然让福耀栽了一个大跟头。 达成共识之后,曹德旺立刻拿出3000万的预付款,福建一建信心十足,3000万人民币在20世纪90年代可是一笔巨大的资产,而这还只是预付款,可见曹德旺对建造福耀基础工业村多么看重。 只是曹德旺没有想到,招标成功的福建一建也玩起了同样的套路,摇身一变成为了甲方,学福耀玩起了招标游戏,寻找起了乙方,乙方又作为甲方,寻找乙方,仿佛进入了死循环…… 规定的期限已经临近,福建一建却始终没有什么大的进展,曹德旺察觉到不对劲儿,等他亲自前往建筑工地一看,才恍然大悟。 工人们消极怠工,原本计划中的建筑村依旧是一片废墟,看着眼前的一幕,曹德旺怒不可遏。 福建一建不信守承诺,曹德旺自然不愿意咽下这口气,而且后续曹德旺提出要求,给出机会让福建一建重新动工时,福建一建竟然表示原先支付的3000万已经消耗殆尽,需要曹德旺再拿出一笔资金…… 面对这样的结果,曹德旺自然表示无法接受,于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与福建一建打官司,而且务必要赢。 只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福建一建抢先一步以拖欠尾款的理由将曹德旺所在的福耀告上了法庭。 然而,打官司过程却令人始料未及,曹德旺一气之下,当众指出法庭的庭长包打赢官司,只需要200万,这才有了开头一幕,曹德旺意思不言而喻,直戳戳表示庭长有失公允。 一番话把庭长气的脸红脖子粗,后续,曹德旺充分收集了福建一建毁约的证据,打赢了官司。 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面对合作,企业之间应该坦诚相待,这才能够使得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而不是动小心思、偷奸耍滑,最终得不偿失! 信息来源:中国网文化《1994年春节刚过,法庭上,曹德旺怒气冲冲地指着庭长说:“听说你收了200万让他们胜诉?我就不相信,在中国能允许你这样的行为存在!”》
1994年,曹德旺在法庭上指着庭长的鼻子说:我听说只要200万,你就能包给人家打
百态人间如流水
2025-02-05 16:57:26
0
阅读: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