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沈阳电器厂车间里,所有工人埋头苦干,对巡视的大领导不理不睬。突然,一

文山聊武器 2025-02-03 16:50:42

1958年,沈阳电器厂车间里,所有工人埋头苦干,对巡视的大领导不理不睬。突然,一个身材矮小,样貌普通的女工腾地站起身,大喊了声“毛主席好!” 1958年2月的沈阳,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沈阳机床电器厂的工人们比往常提前来到了工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一天的车间里格外整洁,地面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机器设备也被擦拭得闪闪发亮。工人们都知道今天会有重要领导来视察,但谁也不清楚究竟是什么级别的领导。 车间主任召集全体工人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重申了三条纪律:不乱动、不抬头看、不和首长说话。会后的车间里弥漫着一种特殊的紧张气氛,所有人都低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在装配车间的一角,23岁的女工苏玉春正在为铆工准备着配料。她原本在铆床间工作,因为即将临产,师傅特意安排她到这里做一些较轻松的工作。 苏玉春本可以在这个时候休产假,但她听从老人的建议,想着适当运动对生产有利。这个看似普通的选择,却让她与历史不期而遇。 上午八点十五分左右,车间的大门被推开。几位身穿军大衣的年轻人率先走了进来,随后是一些年长的领导。 苏玉春的工位正对着车间的大门,她能清楚地看到来访的每一个人。当她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的身影时,立刻认出了这位在电影和画报中经常看到的熟悉面容。 整个车间里,工人们都按照要求保持着埋头工作的姿态。即便有人从身边经过,也没有一个人抬头张望。 领导们在车间里缓步前行,不时在某个工位前驻足。有人轻声询问工作情况,但工人们都恪守纪律,始终保持沉默。 就在这样安静而克制的氛围中,毛主席来到了距离苏玉春不远的地方。他停在一位工人身边,询问厂长的情况,却依然没有得到回应。 此时的苏玉春已经确认了来访者的身份。她看到这位伟大的领袖正在一步步向自己的工位走来,内心无比激动。 当毛主席在她工位旁站定的那一刻,这个身材矮小、样貌普通的女工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她腾地站起身来,大声说:"毛主席您好!" 毛主席并没有因为苏玉春突然的举动而生气,反而露出了和蔼的笑容。他向这位勇敢的女工伸出了手,尽管苏玉春的手上还沾着工作时留下的油污。 这次握手的场景被现场的摄影记者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在一片闪光灯中,毛主席亲切地与苏玉春交谈,询问她的工作情况。 "你干的是什么活?"毛主席站在苏玉春的工位旁,关切地问道。他认真地听完苏玉春介绍自己负责给铆工配料的工作,又仔细观察了车间的环境。 毛主席注意到车间的通风条件似乎不太理想,便详细询问了这方面的情况。这次短暂的交谈,让苏玉春深切感受到了领袖对工人阶级的关心。 这次偶然的相遇,在苏玉春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1970年,当国家开展"三线建设"时,她第一个报名响应号召。 苏玉春不仅自己决定前往甘肃天水支援建设,还动员了在沈阳市财税局工作的丈夫一同前往。这对于一个已有五个孩子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决定。 甘肃天水的生活条件远比沈阳艰苦,工厂选址在山沟里的荒地上。苏玉春和其他支援建设的工人们,要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建起一座新工厂。 每天繁重的工作之余,苏玉春还要照顾五个孩子,承担大量家务。艰苦的环境和微薄的收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但是那次与毛主席相遇的回忆,始终给予她坚持下去的力量。在困难面前,苏玉春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 她的表现得到了组织的认可,1975年,苏玉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对她多年来默默奉献的肯定。 1976年,当得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时,苏玉春和全国人民一样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这位曾经与她亲切交谈的伟大领袖,永远地离开了。 但苏玉春将对毛主席的敬爱之情转化为继续奋斗的动力。在甘肃天水的艰苦岁月里,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毛主席的承诺。 每当遇到困难时,苏玉春就会回想起1958年那个寒冷的冬日,毛主席和蔼的笑容和温暖的话语。这些珍贵的记忆,支撑着她一步步走过人生的坎坷。 1958年那次历史性的相遇,曾被多位摄影记者用相机记录下来。但在随后的二十年里,这些珍贵的照片却仿佛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1978年,恰逢毛主席视察沈阳机床电器厂二十周年。工厂专门派人前往北京中央档案馆,寻找当年的影像资料。 经过一番仔细寻找,工作人员终于在数以万计的档案中找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毛主席与苏玉春交谈的场景。 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工厂将这张照片复制了七百多份。每一位职工都获得了一张照片,作为永久的纪念。 这张照片被永久陈列在甘肃天水213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行政办公楼大厅里。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普通工人与伟大领袖的难忘瞬间,更成为了一代代工人奋斗精神的见证。

0 阅读:159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