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管执法期间骑电车不戴头盔、无牌照,女子拍摄时怒喊:“别拍我,我不是你爹!”网友质疑:“视频不就是证据吗?”更令人愤慨的是,他们竟逆行! 2024年10月8日晚上,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的街头上,发生了一起备受关注的城管执法事件。 这起事件背后不仅涉及到一名摊贩与城管之间的冲突,还揭示了执法人员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的严峻问题。 当晚,吴女士像往常一样,在固定的摊位上售卖商品,这对她来说是维持家庭生计的唯一来源。 然而,突然间,一队身穿“城管”字样的执法人员骑着电动摩托车出现了,他们认为吴女士占用了人行道,影响了交通和城市秩序,要求她立即搬离。 吴女士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开始与他们进行辩论,这一小小的冲突迅速升级。 在城管人员对吴女士进行劝导时,其中一名执法人员用带有侮辱性的语言说道:“天天在这摆,你家是乞丐吗?” 这一句话显然激怒了吴女士,摆摊对于她来说是为了生存,而城管的话语则是对她尊严的严重侮辱。吴女士觉得自己再也忍不下去了,开始拍摄现场情况。 就在拍摄过程中,吴女士发现执法人员骑着的电动车不仅没有佩戴安全头盔,而且车辆也没有牌照。 这一发现让吴女士愤怒不已,认为作为执法人员,竟然如此不遵守交通法规。 她继续用手机记录这一情况,拍摄了城管违规行为。 面对拍摄,部分城管人员选择加速逃离,甚至其中一名城管在逃离时怒斥:“我不是你爹,不要拍!” 更糟糕的是,他们选择逆行离开,这一切的行为都被现场的群众看在眼里,冲突变得更加激烈。 随着视频的上传,整个事件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社会舆论的关注也随之升温。许多网友纷纷质疑,既然有视频作为证据,为什么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他们认为,视频清晰地记录了城管人员的不当行为,应该立即采取行动,而不是拖延。 更有网友指出,执法人员不仅违反交通法规,且态度恶劣,这样的行为让市民对执法公正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城管队伍中的部分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不仅未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甚至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 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无疑是此次事件冲突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执法者,他们应该树立起为民服务的责任感,严格遵守职业行为规范。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是改善当前城市管理的关键。 如何让执法人员意识到自己作为“法”的执行者,不仅要依法办事,还要以身作则,确保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社会的基本规范,避免让公众对执法部门失去信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监督社会事件的重要工具。公众的监督意识在不断觉醒,特别是当涉及到执法行为时,公众的关注度往往较高。 对于此次事件,不仅吴女士的行为引发了讨论,也促使了社会对城管行为的深刻反思。 随着事件的发酵,网友们不断呼吁执法部门要增强透明度,完善执法规范。他们强调,执法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更要做到文明执法,以减少与市民之间的矛盾。 吴女士和其他摊贩的摆摊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城市管理与民众生计之间的矛盾。 城管的执法目的是为了维护城市秩序,但对于像吴女士这样的摊贩来说,街头摆摊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利益,是城市管理面临的长期难题。 一方面,城市需要秩序和规范,另一方面,摊贩也需要一个能够生存的空间。 政府应探索更加灵活的城市管理模式,比如为摊贩提供合法的摊位或夜市支持,在不影响城市秩序的前提下,确保摊贩能够继续生计。 这种包容性更强的管理方式,将是解决当前矛盾的关键。 这次事件暴露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长期以来积累的执法体制中的弊病。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必须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的素质教育,完善执法监管体系。 只有通过系统化的改革,才能使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公正,并赢得更多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随着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社会各界对执法队伍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如何让执法人员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信息来源:青口在线 2024年10月9日《摊贩投诉福建闽侯城管骑车不上牌还骂人,当地通报:辞退相关工作人员》)
福州城管执法期间骑电车不戴头盔、无牌照,女子拍摄时怒喊:“别拍我,我不是你爹!”
小娅说知识
2025-02-02 23:54:34
0
阅读: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