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曾国藩病逝,曾家陷入悲痛之中。突然家仆报:左宗棠大人挽联到。可把曾家

熹然说历史 2025-02-02 23:07:28

1872年,曾国藩病逝,曾家陷入悲痛之中。突然家仆报:左宗棠大人挽联到。可把曾家人吓坏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曾国藩和左宗棠,这两位晚清时期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可谓是相似又相异。论才学,他俩可都是湖南的天之骄子;论性格,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曾大人稳重持重,深谙为官之道,在官场如鱼得水。左大人可就犟脾气,一根筋,敢爱敢恨,得罪人不眨眼。这样南辕北辙的秉性,偏偏又撞到一块儿去了。 当年曾国藩可是左宗棠的头号伯乐,左宗棠的仕途,几乎全靠曾大人一手提携。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左宗棠这棵梧桐,越长越高,曾国藩心里也是又喜又忧。 这俩人的决裂,还要从太平天国余部那件事说起。彼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湘军攻陷天京,报告朝廷说太平天国的幼天王已死。谁知道这小皇帝竟然逃到了左宗棠的地盘上。 左宗棠一向秉性耿直,见了这档子事,二话不说就上折子禀告慈禧。这可让曾国藩颜面扫地,恼羞成怒,两人从此结下梁子。 往后那十来年,曾左二人针锋相对,争个你死我活。看似是个人恩怨,其实矛盾的根子还是在政见上。左宗棠那时力主西征,要收复新疆。 曾国藩则认为国力有限,应先固守东南海防。两派人马,各执一词,各不相让。直到同治十三年,朝廷采纳了左宗棠一派的意见,两人的矛盾才渐渐淡去。 1872年,曾国藩病逝的消息传来,曾家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就在这时,家仆忽然来报:左宗棠送来了挽联。这可把曾家人吓了一大跳,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大家都知道,这位左大人是出了名的犟脾气。他和曾国藩争斗了大半辈子,没少拆台。如今曾老爷子去世,左宗棠还专门送挽联来,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谁知展开挽联一看,曾家人都惊呆了。只见上面署名赫然写着"晚生左宗棠"。要知道,左大人平日里对谁都倔强得很,从不肯轻易屈尊。这回居然自称"晚生",着实让人意外。 再看挽联的内容,更是溢美之词不绝。什么"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弗如",将曾国藩誉为"元辅",对他的才能可谓推崇备至。曾家人一下子从恐慌变成了感动,没想到昔日的政敌,竟对曾老爷子如此推重。 其实,左宗棠和曾国藩虽然争斗多年,到了晚年也渐渐看淡了个中恩怨。两人都是为国为民的忠臣良将,只是在具体政见上有分歧罢了。此番曾国藩离世,左宗棠愿放下身段,前来吊唁,也算是了却一段夙愿。 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不仅派儿子前来吊唁,还对曾家子女多方关照。要知道,曾老爷子虽然是一代名臣,可到死的时候却是家徒四壁。左宗棠得知后,二话不说就拿出银子,资助曾家渡过难关。 左大人虽然脾气犟,却是一个讲义气的人。曾家的几个儿女,在他的提携下都有了不错的前程。曾纪泽更是在左宗棠的力荐下,一路青云直上,成了朝中数一数二的外交家。要知道,左宗棠当时可是军机大臣,他这一举荐,可不得了。 说起来,左宗棠的犟脾气,得罪的何止曾国藩一个。李鸿章就是他的另一个"冤家"。这两位都是同朝为官,论资历论名气,谁也不服谁。偏生性格还是那么合不来,动不动就得杠上。 有一回,两人在朝堂上当面杠起来,搞得君臣都下不来台。要知道,李鸿章那是心黑手狠,一肚子坏水。左宗棠虽然犟,架不住人家心眼多啊。到后来,谁也不搭理谁,都得绕着走。 可这两个看似势同水火的人,却又有着惺惺相惜的一面。左宗棠和李鸿章虽然个性不合,却都是为国为民的栋梁之才。他们一个主张西征,一个力陈海防,虽各执己见,却都是在为大清的国运殚精竭虑。 晚年的时候,左宗棠和李鸿章的矛盾渐渐淡去。李鸿章还在左宗棠的挽联上写道:"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争,唯先生知我。"一语道尽了两人一生的恩怨情仇。到了这个地步,哪里还有什么个人恩怨可言? 晚清那是一个多事之秋,外有列强欺凌,内有民不聊生。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重臣,虽然各有主张,却都以国事为重。他们或许做了许多错事蠢事,个性上也难免有些缺陷,但对国家的那一份赤诚之心,却始终未改。

0 阅读:31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2
2025-02-03 23:39

一个民族英雄一个是败家子!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