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只是个小记者,却能把联合国“搅翻天”,给他一个提问的机会,他反手就是一道送命

悦悦小侃历史 2025-02-01 17:22:37

明明只是个小记者,却能把联合国“搅翻天”,给他一个提问的机会,他反手就是一道送命题逼疯各国领导人,替中国大杀四方。一个人抵得上一支队伍,就连外交部长个联合国秘书长都对他赞不绝口,那么他究竟有哪些战斗名场面吗? 出生于重庆的徐德智,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也是同学眼里的“大探险家”。 2001年,徐德智从电视上了解到“9·11事件”,现场进行报道的记者吸引了他的目光。 徐德智突然开始设想,将来有一天他也能在镜头前,将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告诉众人。 这种莫大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让徐德智的心里燃起了一个目标:成为一名记者。 那时他还没想到要去当战地记者,却已经做好带着笔杆子走天下的准备。 从那之后徐德智的很多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考上大学后,徐德智践行了他期待已久的锻炼计划——独自背着行囊出发。 他去过很多地方,譬如台湾连续骑行一周,在亚马孙森林里探险。 这些在外人看来完全是“自我折磨”的旅游方式,却是徐德智的日常。 也恰恰因为这些难忘的经历,徐德智在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央视的英语频道,离战地记者的梦想更进一步。 成为战地记者不能只靠勇气和决心,因为战场上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战地记者们要将生命悬在裤腰带上,在距离战场最近的地方报道,更要通过这些报道理清战争背后的本质。 徐德智通过多次争取得到了外派叙利亚的机会,终于完成了从英语记者到战地记者的转型。 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徐德智并不是单一的批判战争的双方,或者当战斗前线的“裁判官”。 他要做的是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通过这种方式为“消灭战争”作努力。 换句话讲,徐德智也是前线的一名“维和兵”,只不过是拿笔杆子当枪杆子。 他曾经20多次穿着防弹背心站在战地采访,身后是狂轰的炮火,而他在炮火下熠熠生辉。 因为战场前线很危险,徐德智总是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完成战地直播任务,因此他也被央视锐评顶的过一支队伍。 从大马士革归来后,徐德智走上了新的“战场”,直冲联合国的最前线。 他摇身一变成为联合国记者,代表中国人民进行犀利提问,犀利的视角让各国发言人冷汗直流。 譬如2023年英国大英博物馆文物丢失时,徐德智毫不客气的发问:“既然你们管不好,为什么不干脆把这些文物还给它们原本的国家?” 这话说出口英国代表根本不知如何回答,毕竟徐德智这话问的是所有文物,但最主要是中国文物。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确有很多文物被运到了英国,成为大英博物馆的藏品。 而徐德智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既然保管不好那些文物,就把它们还给中国! 在黎巴嫩发生爆炸事件时,徐德智也拿起话筒发问以色列代表,究竟是不是他们干的? 事实上,事情的来龙去脉大家都很清晰,唯独当事国试图掩藏真相。 徐德智的目标就是挖出掩盖的真相,让那些不为人道的隐秘全部摆在世界面前,届时公道自在人心。 就连美国也被徐德智扯下了遮羞布,他在联合国现场发问副秘书长,究竟美国欠下多少会员费? 答案是大大小小总额达到了28亿美元,这也将美国的无赖行径暴露于人前。 如今徐德智已经在联合国打出名号,联合国秘书长对他夸奖有加,就连他的提问也被号称是“送命题”。 但其实徐德智的这些“送命题”背后,是一步步被剖开的国际真相,也是他为之努力的方向。

0 阅读:108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6

用户10xxx66

24
2025-02-01 18:22

中国网友都能把联合国问傻,这就是人民的力量。

香港QQ蛋仔

香港QQ蛋仔

13
2025-02-01 21:35

这人以后会有大前途!

用户45xxx74

用户45xxx74

5
2025-02-01 22:20

他可以提升去干联合国中国🇨🇳特使[点赞]

猜你喜欢

悦悦小侃历史

悦悦小侃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