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12岁女孩和一73岁阿婆在地铁上抢座位,女孩没抢过,父亲指责阿婆暴力抢座

常常说说 2025-01-28 23:09:22

上海,一12岁女孩和一73岁阿婆在地铁上抢座位,女孩没抢过,父亲指责阿婆暴力抢座,随后拿出手机拍摄,阿婆儿子抢他手机,对着女孩破口大骂,女孩父亲报警,对方拒不道歉,女孩回家后情绪低落,三个月后到医院求助,诊断为焦虑型适应障碍,后续还需心理治疗,女孩将陈阿婆和她儿子告到法院,索赔15840元。

小张跟爸爸张军进了地铁,恰逢是晚高峰时段,地铁2号线车厢内挤满了人。

小张被挤得满头大汗,拉着爸爸的手站在一边,座位上满都是人,她心里暗自嘀咕,希望能找到个座位坐下。

小张突然看到,前面有个人下车,座位空了下来,她松开父亲的手,嗖的一下跑了过去。

她正准备坐下,可一位阿婆速度更快,抢先一步坐在上面,那是73岁的陈阿婆,她的动作敏捷,完全不像个上年纪老人。

小张措不及防,顿时急了,她感到自己是被人推开,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小张抬头一看,是一位老阿婆,把自己挤掉。

小张气不过想掉眼泪,张军见状,连忙上前,他心疼女儿,指责陈阿婆暴力抢座。

陈阿婆不以为然,谁先坐下就是谁的,凭什么说是暴力抢座!?

张军恼火,他尽量克制,劝陈阿婆和旁边的人稍微让一点空出,孩子很小,一点空就能坐下。

小张着急,想往座位中间挤上一挤,陈阿婆不理,赵军认为,她是倚老卖老,故意推开孩子,就是暴力抢座!

陈阿婆一听,抢座咋了,先到先得,我年纪大了,坐这里咋啦?

陈阿婆儿子往母亲身边一挡,你啥意思,和一位老人吵架?

俩人开始对骂,吵的声音越来越大,陈阿婆和他儿子一起,开始辱骂张军和小张。

小张看大人吵架,心里害怕,拉着爸爸衣角瑟瑟发抖。

陈阿婆的儿子大声呵斥: 你明明看见老人已经坐下,你还往她腿上坐,你啥意思,没有家教,你爸没教你尊老爱幼?

张军据理力争:明明是你妈强行抢座在先!

小张不由的哭了起来,张军急了,你们这是不讲道理!

张军拿出手机,对陈阿婆拍摄,他想留下证据,让别人看看这个阿婆有多厉害。

陈阿婆儿子见状,瞬间暴怒,他冲上前来抢夺张军的手机,他暴跳如雷,要求张军删除视频。

张军不删,陈阿婆和儿子破口大骂!双方剑拔弩张,周围的乘客都扭过来观看。

小张在父亲怀里崩溃大哭,她第一次被人这样辱骂。

张军气的报警,警方调解,陈阿婆和儿子觉得没错,拒绝向他们道歉。

张军无奈,带着小张回到了家里,小张不吃不喝,心里依旧记得当时的场面。

她变得沉默寡言,耳边总想着吵架的场面,睡不着觉,噩梦连连。

三个月后,张军看小张依旧状态不好,带着她去医院找医生治疗。

诊断书显示,小张的症状为伴有焦虑的适应障碍,医生建议,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2025年1月,小张将陈阿婆和她儿子告到法院,索赔15840元,这其中包括医疗费840元、抚慰金10000元以及律师费5000元。

那么,这件事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呢?

1、张军认为,女儿小张确诊焦虑的适应障碍,就是因为陈阿婆和她抢座后又辱骂小张引起的,陈阿婆母子应该承担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张军认为陈阿婆及其儿子的行为导致了小张的精神损害,因此要求他们承担责任。

2、陈阿婆儿子认为,之所以吵架,是小张明明看到陈阿婆已经坐下,还一屁股坐在陈阿婆腿上,张军还用手机拍摄,这才引起的冲突,责任不在自己。

陈阿婆儿子提出,小张和老人抢座,没抢上还坐老人腿上,其父亲张军还拿手机拍摄。

因此才发生争执,责任并不在自己,因此不应承担责任。

3、法院认为,时隔三个月,张军才带女儿小张看病就诊,症状也都是自述, 难以证明是陈阿婆母子造成,因此驳回上诉。

法院认为,小张在事件发生后3个月才就诊,且主要是自述,法院难以直接认定症状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法律上,原告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被告的行为导致了其损害。

因此,法院驳回了小张的诉求。

0 阅读:76
常常说说

常常说说

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