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最后一次参加追悼会,当场失声痛哭,徐向前元帅:你病成这个样子,怎么还来? 1926年初,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中共与苏联的帮助下,开始了对叛军的东征。贺龙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的师长,带领部队从铜仁出发,迅速攻占了麻阳,并趁机向常德发起进攻。 经过三天激烈战斗,贺龙成功夺取常德,北伐的步伐更加稳固。这一战,不仅展示了贺龙的军事才能,也让他赢得了周逸群的尊重与关注。 周逸群的到来令贺龙十分激动,二人相识后,开始深入探讨革命问题。贺龙一度困惑于为什么在不断打击贪官和恶霸之后,局势依然没有根本改善。 周逸群直言指出,国民党虽然有革命的愿景,但由于缺乏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最终的胜利还是依赖于军阀之间的力量更替,这并不利于民众的解放。这番话使得贺龙深感震撼,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周逸群不仅仅是带来了思考,也带来了30位共产党员。贺龙决定将周逸群安排在自己部队的政治部担任主任,而这些共产党员也迅速融入了贺龙的部队。他们在战斗中展现出极高的勇气与纪律性,成为部队中的骨干力量。 贺龙也在一次与周逸群的深夜谈话中,表示对共产党兵员无畏精神的钦佩。周逸群解释道,共产党员之所以敢于冲锋陷阵,是因为他们的信仰坚定,并没有个人名利的追求,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这番话让贺龙更为坚定了加入共产党之心。 然而,贺龙的入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尽管有许多人说他经历了“70次入党”,但实际的过程充满了艰难与考验。 直到1927年8月,周逸群与党组织的支持下,贺龙终于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这一天,周逸群亲自将党的决定告诉了贺龙,这位在战场上叱诧风云的将领眼含热泪,感受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 次日,贺龙的入党仪式在瑞军学校举行。周逸群在仪式上说,贺龙不仅在军事上有着非凡的表现,更在长期的革命历程中经受了无数考验。他的加入,为党的力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勇气。 加入共产党后,贺龙更加坚定了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决心。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并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努力。 然而,在1969年6月8日,贺龙突发剧烈的腹痛与呕吐,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早晨吃过早餐后,他的病情突然加重,妻子薛明立即联系了医生。医生在未作详细检查的情况下,仅仅给他注射了止吐针。 面对薛明的担忧与询问,医生冷淡回应,表示“死不了”,显得十分不负责任。贺龙的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在下午时分更加严重,血压逐渐下降,腹痛加剧。薛明见状焦急万分,赶忙又去医院请求帮助。 她将贺龙的糖尿病历史告诉了前来治疗的医生,但这些医生的态度冷漠,不仅没有积极进行诊断,甚至开始怀疑贺龙是否自杀。他们的态度让薛明心生不安,也让她更加怀疑贺龙的身体状况是否被人故意忽视。 随着病情的加重,贺龙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他的喘息声中似乎透露出对医生的不信任。他挣扎着对薛明说道:“他们是要害我死。”这一句话令薛明心如刀绞,但她依旧没有办法改变当时的局面。 第二天,贺龙被紧急送往301医院。尽管贺龙反复表达自己不愿去该医院,且身体极为虚弱,仍然被强行送上了救护车。 薛明在车前无助地呼喊,告知医护人员贺龙的病情极为危急,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无济于事。她眼睁睁地看着救护车远去,内心充满了不安与愤怒,却也感到无力。 当天傍晚,一位姓黄的参谋来找薛明,要求她去医院核实一些资料。到达医院后,薛明看到了不少面容冷峻的人群,她隐约感到事态的严重性。 当有人说出“贺龙死了”时,薛明如遭雷击,整个人几乎失去知觉。她拼命想要反驳,然而两个士兵立即将她强行拖出病房,无法做出任何反抗。贺龙的死讯令薛明无法接受,也让她陷入深深的迷茫与痛苦之中。 贺龙去世的消息传播得异常迅速,然而,丧事的处理却显得异常冷酷。没有举行任何形式的追悼会,甚至没有党旗、花圈或哀乐,贺龙被匆忙火化。 直到1975年6月9日,贺龙的骨灰才得以安放。那一天,周恩来总理亲自前来参加,这是他最后一次出席追悼活动。当他出现在会场时,周总理的身体显得非常虚弱,旁边的徐向前元帅见状,心中不禁涌上了忧虑:“你病成这个样子,怎么还来?” 随着仪式的开始,周恩来总理一步步走向贺龙的遗体前。他站立片刻,随即低头行了七次鞠躬。总理拿起悼词时,手颤抖得十分明显,他的声音也带着沉痛:“贺龙同志是个好同志,他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他的去世,给我党我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参考资料:姜华峰编著. 《贺龙元帅》 2009
周总理最后一次参加追悼会,当场失声痛哭,徐向前元帅:你病成这个样子,怎么还来?
历史有小狼
2025-01-26 16:33:20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