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教授说:“多亏了1988年陈伟文将军没有怂,果断还击,打沉了越南3艘军舰,才有了如今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沙市,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987年,陈伟文已升任海军榆林基地司令部参谋长,正值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刻。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使得他身心疲惫,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基地司令员为此深感担忧,决定给他安排一次休假,并特地指派他前往广州参加一次会议,借此让他放松调整。然而,这次会议中的一则紧急通报却使陈伟文改变了所有的计划,放弃了休假,迅速投入到更为紧张的工作中。 会议上,情报部部长简要通报了越南海军的动向,特别提到有迹象显示,越南对中国正在南沙群岛建设的74号海洋观测站有敌意,可能采取军事行动。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陈伟文的高度关注。 74号海洋观测站当时正选址在南沙永暑礁,作为中国在南海的一个重要科研设施,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尤其在当时,越南正通过一系列手段侵占中国的岛屿与礁石,从西礁、无弋礁到华阳礁,越南的扩张野心日益明显。尽管华阳礁的防守已经成功抵挡了越方的攻势,但事态依然复杂,局势的进一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榆林基地立即收到上级指令,要派出舰艇编队前往南沙海域执行防卫任务。原本,指挥此项任务的具体人选早已确定,陈伟文并未在考虑之列。但当他得知这一安排后,立刻向上级提出了自己的申请。 他强调,自己曾在西沙群岛工作了二十年,对舰艇部队的情况非常熟悉,而且在对越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凭借自己对海域、作战环境的了解以及以往的作战经验,陈伟文坚信自己能够带领舰队出色完成这次任务。 经过一番充分考虑,上级领导最终同意了陈伟文的请求,任命他为502编队指挥员,负责前往南沙海域执勤警戒。 1988年3月13日,中国海军组织了一支科考队,前往南沙群岛的赤瓜礁等地进行科学考察,并计划在该区域建设一个海洋观测站。这一举措本是和平的科研行动,但很快引发了外部的强烈反应。 仅仅在次日,越南便派出了三艘军舰,企图强行登陆赤瓜礁,并且对我国科考队员和海军舰艇进行挑衅。 越南方面的船只包括604号和605号海军运输船,以及505号登陆舰,这些船只突破了国际公认的南沙海域界限,公然驶向赤瓜礁。越方不顾中国海军的警告,不仅不断逼近,还在靠近我方舰艇后,开火攻击,造成了我方多名科考队员受伤。 随即,越南舰艇又对停泊在周围的中国海军舰艇进行了猛烈的射击。面对这种挑衅,中国海军决定采取反击措施,捍卫领土主权。 在此背景下,3月14日清晨,时任总指挥的陈伟文接到上级指令,决定对越南的侵略行为进行坚决回击。作为作战指挥官,陈伟文果断指挥,确保我方的作战目标得以实现,保卫南沙群岛的领土安全。 清晨7点50分,陈伟文指挥下的海军502舰政委李楚群,带领一支由七名士兵组成的小队,驾驶小艇悄然绕过越南舰艇,直逼礁盘,意图切断越方舰船的系泊缆绳。 这一举动令越南舰艇上的军人惊慌失措,虽然他们准备好机枪对准小艇,但在与中国舰艇的直面对抗下,越方并未立刻开火。小艇靠近后,我方战士迅速砍断了越南舰船的缆绳,完成了任务。 然而,越南海军随即展开了侮辱性的言语攻击,场面变得愈发紧张。越南方面的士兵甚至挥舞旗帜,做出挑衅性动作。局势进一步升级,指挥所发布了紧急命令:“把他们赶出礁盘!” 紧接着,我方海军与越南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冲突。战士们奋力折断了越南的旗杆,场面一度陷入混乱。在这一关键时刻,一名越南士兵突然举枪瞄准我方战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国海军一名战士迅速出手,将对方枪管推至空中,成功制止了即将发生的惨剧。然而,这一动作并未避免枪声的响起,子弹穿透了我方一名战士的手臂。 这一声枪响,彻底点燃了我方的怒火。随后,陈伟文下令全力反击。8点47分,他命令:“还击!打沉它!”中国海军立即展开全面反击,502舰的机枪和炮火同时开射,精准打击了越南军舰上的机枪,迅速摧毁了敌方的火力点。 仅仅9分钟后,越南的604号军舰便被击中,起火并迅速沉没。这一场规模不大的海战,不仅成功保卫了赤瓜礁,还让中国海军收复了南沙群岛上的9个岛礁。我国仅有一名战士受伤,而越南方面则损失惨重,超过300人伤亡,9人被俘。 战后不久,陈伟文因指挥出色,被晋升为少将军衔。金一南,战略研究所所长,在其著作《为什么是中国》中对这场战斗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正是陈伟文少将坚定不移地捍卫领土主权,为中国在南海的利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一南教授说:“多亏了1988年陈伟文将军没有怂,果断还击,打沉了越南3艘军舰,
车界笑笑生
2025-01-24 12:44:42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