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20日上午,蒋介石乘坐“美龄号”来到福州南郊机场。自解放军横渡长江

史行途 2025-01-20 23:06:47

1949年6月20日上午,蒋介石乘坐“美龄号”来到福州南郊机场。自解放军横渡长江以来,国军江防部队一触即溃,此时解放军已经挺进到闽北、闽东。退守闽中的国军各部队,均无斗志,失去作战信心。为稳定军心,蒋介石决定来福州督战。 在这之前,蒋介石曾几次三番电告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要他在福州附近构筑半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但朱绍良阳奉阴违,不肯在福州作战,希望让地方免受糜烂。福州绥署副主任吴石也对朱绍良进言说:“汤恩伯吹嘘的如“斯大林格勒”一般坚固的上海,守不了半个月,福州南有大乌龙江、东临海,这样背水之阵,何能固守?何况山地战是解放军的看家本领,怎能以卵击石。”福州市市长何震也表示,福州贫困,征工征料困难重重,对死守福州,毫无信心。 蒋介石虽三令五申,但朱绍良迟迟不动手。最后没办法,只好要第121军军长李以劻构筑一线野战工事,临时应付一下。蒋介石显然不放心,便亲自到福州视察来了。 退守在福建的部队,不仅重武器丢尽,连轻武器也损失不少,甚至连行军锅灶也大都丢光了。所以,蒋介石这次来福建,除了视察军队,研究整编以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调整军队同福建地方人士的关系。 自从蒋介石下野以后,福建地方人士看到大势已去,大都失去信心。随着时局恶化,福建参议会公然反对征兵,主张“闽人治闽”。海军元老萨镇冰说:“民国以来福建受外省人统治已三十余年,蒋上台以来的二十余年中更加厉害。”原海军总司令陈绍宽被陈诚排挤后,解甲归田回到福建,也是牢骚满腹。 蒋介石对俞济时说:“为了大局,不得不退让一步,有必要到福州来调和一下。”蒋介石此行,首先要调解的是:朱绍良、李延年同刘汝明的关系。 李延年和刘汝明在淮海战役期间就有过矛盾,李延年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时,刘汝明根本不听指挥,他的部队李延年指挥不动。 4月下旬大撤退时,李延年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驻防金华时,顾祝同命令:凡属南撤入闽的各部队,统归李延年指挥。而刘汝明根本不听,率部长驱入闽,根本无视李延年这个副总司令。 5月上旬,刘汝明的第八兵团南窜抵达闽北后,照理应该受福建绥署指挥,至少也该向朱绍良打个招呼。但刘汝明丝毫不加理睬。朱绍良派少将高参和刘汝明联络,刘也不买账。因此,朱绍良向蒋介石告状,说刘“企图不明”。 后来,刘汝明兵团的五十五军七十四师在南逃途中迷失方向,被朱绍良派人收容改编,这就更使刘汝明大为不满、一再向蒋介石告状。 朱绍良、刘汝明、李延年之间互相扯皮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蒋介石一看:这还了得,福建不是靠这3个人吗?连这3个人都不和,那还谈什么固守福建呢? 朱绍良在福建的势力比较大,地位比较巩固,这里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李宗仁的关系比较密切,李宗仁是他的后台。 南京、上海解放后,李宗仁同朱绍良的电信交往更为频繁。李宗仁也想拉朱绍良这股势力,把福建作为他的退守之地。 6月21日上午8时,蒋介石带着俞济时和机要秘书曹圣芬,从台北松山机场起飞,9时到达福州的南郊机场。 朱绍良对蒋介石说:“请!福州市民已悬旗迎接总裁光临,请上车吧!” 蒋介石点了点头,朝前后左右看了一下,忽然对俞济时说:“就不必进城去惊动大众了吧,会议就改在机场的办公大楼。” 9时半,一个临时召开的军事会议在南郊机场办公大楼举行。 会议开始,首先由福州绥署参谋长兼福建省代保安司令范诵尧报告福建省内战况。 蒋介石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将范诵尧所报告的地理位置用铅笔记下。 最后,蒋介石站了起来,用阴沉的目光扫了大家一眼,清了清嗓子说:“我是一个下野的总统,论理不应再问国事。一切由李代总统来处理危局和共军作战。但现正是危难关头,个人引退半年来,没有片刻忘怀久经患难的袍泽,希望大家戮力同心,争取最后的胜利。” 蒋介石这次讲话的时间特别长。从上午9时半开始开会,各军、师长报告情况已汇报到中午12点多。接着,蒋介石讲话,他一个人足足讲了两个多钟点。当蒋介石结束讲话时,在座的军官们都如释重负地长长吐了一口气。 散会后,军官们争着往大楼的宴会厅跑,邀亲拉朋地一桌桌都坐满了。他们一边互相寒暄,一边议论着刚才的会议。 蒋介石在朱绍良、李延年等陪同下走进宴会厅,坐到主宾席上。他环顾一张张杯盘整齐的圆桌,见他的弟子、袍泽表现出的那种团圆、热闹的气氛,他那疲惫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向大家举杯致意,以示关怀。 宴会开始了。蒋介石在席间表示出很随便的样子,问问这个军长的年龄、籍贯,又问问那个师长的家庭情况,而自己还是照例喝一杯白开水,只是略微动动筷子,表示同大家共饮。宴会后,蒋介石又会见了师以上的将领,要大家死守外围,保护福州。 7月下旬,解放军三野十兵团抵达建瓯,8月17日福州宣告解放。朱绍良、李延年等人仓惶逃跑。在解放军的打击下,守军大部被歼,连10天也未守住,蒋介石“死守福州”的计划就这样成为一个笑话。

0 阅读:38
史行途

史行途

不急不躁,安然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