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四川王”刘湘的妻子自知没文化,也不漂亮,于是对丈夫道:娶个姨太太吧!谁知,刘湘眉头一皱:说什么呢,用不着。 早年的刘湘,家中生活并不富裕,母亲仅靠做一点裁缝才算维持家用,连吃饱穿暖都是问题。 后来,母亲担心孩子没文化,便特意将他送到裁缝店当学徒。当然,他也在这里结识了后来的妻子,周玉书。 周玉书是裁缝店周老板的女儿,他看刘湘勤劳踏实,心里也对他产生了好感。 在日常的你来我往中,两人慢慢产生感情,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 结婚以后,两人相濡以沫、心心相印,把自己的日子过的非常红火。 后来,由于处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而刘湘又身怀报国之志,于是便毅然决然的选择从军,步入疆场。 丈夫离去,由于在军营里生活,家里自然就只剩周玉书一人操劳。 要说周玉书,她也是把家里家外的好手,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田里劳作也是常有的事。 可以说,有了周玉书这样的贤内助,刘湘可以安心在外,打拼自己的事业。 终于,刘湘凭借自己的努力,于1935年,成为了一位人前显赫的人物,出任四川省主 席,成了“四川王”,而周玉书也自然成了四川的第 一夫人。 按理说,丈夫功成名就,妻子也也应该摇身一变,成为大家眼中的“阔太太”。 然而,周玉书却一反常态,仍像原来那样,扎着一个大粑粑头,穿着普通乡下人的衣服。 周玉书本来就不是很漂亮,再加上日常劳作,皮肤晒的黑黝黝的,每逢家中有人来做客,人家还以为她是刘家的佣人。 就这样,刘湘每次出席重要的场合,都会带着自己的妻子,当然,他的妻子也因穿着容貌被人指指点点。 至于刘湘,他身居高位,想巴结他的人自然不少,更甚至故意送上美女。毕竟,在当时,有三妻四妾是十分普遍的。 可是,这些献媚的人往往是碰一鼻子灰,久而久之,大家也不敢和他开这种玩笑。 对于这种现象,周玉书怎会不知道,可是她又能怎么办呢? 因为这种类似的事情,周玉书的内心也很矛盾,终于在有一天,想通了。 她自然不愿放走自己的丈夫,但又一想:丈夫身居高位,而自己又给他撑不了排场,也不想让别人议论,干脆给他找个姨太太吧,这或许就是自己的命。 于是,周玉书自己吐口,向丈夫表示:你娶个姨太太吧! 话毕,周玉书便转过身去,掏出口袋里的手绢,在一边抹着自己的泪。 谁知,刘湘长叹一口气:我这辈子只爱你一个人,不会再娶其他人。 周玉书自知这是丈夫在安慰自己,事后,她也非常明智的做了个选择,那就是自己为丈夫物色一个“美女”。 几天后,周玉书特意为丈夫找了一位身材高挑、仪态端庄、长相秀丽的姑娘,事先安排在了丈夫的卧房。 次日,周玉书喜咩咩的走来,谁知,一开门,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丈夫衣不解带,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而昨天准备好的床被,竟然还是老样子。 看着丈夫不为所动,周玉书焦急的快要哭了,他对丈夫说:“你现在不比当年,出去少不了高档场合,而我大字不识一个,你找个漂亮姑娘,出去脸上也有光啊”。 刘湘也是非常无奈,想起之前妻子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即使有火也发不出来。 之前刘湘在军营里,经常吃不好睡不好,时间一长就得了胃病。 为了照顾丈夫,每逢他回家休息,周玉书都会亲自为他煎熬,做可好消化的细软饭,甚至还随着丈夫一起行军。 日常点滴化作感情,令刘湘非常感激,若不是妻子,自己怎会有今天? 所谓不弃糟糠之妻,刘湘自然不会丢掉周玉书不管,随后便吩咐师爷,教太太识字学习。 丈夫的不离不弃深深的打动了周玉书,她也每天刻苦学习,一直陪在丈夫左右。 此后,刘湘每逢出入重要场合,不止一次宣扬妻子的地位,给予了妻子足够高的评价,两人恩爱如初。 然而,由于刘湘一直有胃病,使得这对恩爱夫妻充满了未知的变数。 1939,刘湘的身体已使他无法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最终在武汉病逝,享年48岁。 临终前,刘湘留下遗言:“一定要抗战到底,敌军一日不破,川军一日不还乡”。 丈夫的离去,使周玉书悲痛欲绝,他按照丈夫的遗言,将大儿子和二儿子送上战场,秉承丈夫的遗志。 年轻时,她懂你的志向,在背后操持好家务,默默的支持这你。 功成时,他也懂得理解你的不易,给予你足够的尊重。 这就是好的夫妻关系,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刘湘和周玉书,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表达着自己对彼此的那份爱,平凡又浪漫的爱。
1935年,“四川王”刘湘的妻子自知没文化,也不漂亮,于是对丈夫道:娶个姨太太吧
史行途
2025-02-02 23:52:38
0
阅读:65
许孃
刘湘耗尽家财,自己出钱出命出去打鬼子,还是个专一的好老公,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