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科技近几年突然大爆发?其实,这是一场长征,大伙只是看到了各领域工程师胜利会师的这一刻。有些人一辈子研发一个零件,就等着这一刻的辉煌。 从顶层设计来看,我们有一个懂技术、懂管理、懂战略和懂执行的有为政府,谋定而后动,规划先行。当今世界。真正能做5年规划,以及10年以上中长期规划,并能将规划一步步实现的国家屈指可数。 而我国把每一项战略规划都实现了,这既是一种强大能力,也是一种极为难得的诚信,说干就干,说到做到。1955年超英赶美时,曾有这么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话: “不是说赶上美国不要一百年吗?这个看法我也赞成。究竟要几十年,看大家努力,至少是五十年吧,也许是七十五年,七十五年就是十五个五年计划。” 75年就是到2024年,所谓“十五个五年计划”就是“十五五规划(2026-2030)”。上世纪80年代,我们曾提出到2050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到2000年GDP翻一番,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然后就是扶贫和乡村振兴等。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搞计划经济时,我们把这玩意叫“五年计划”,按计划开展生产活动。后来搞市场经济,就改成了“五年规划”,更多的是提大方向,让市场发挥作用,计划委也随之变成了发改委。 其实,五年计划主要是摸着苏联过河,因为苏联仅用3个五年计划,就把一个农业国干成了工业国,直接把斯拉夫人抬高到了一个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位置。苏联后来之所以解体,主要是大方向错了。 比如半导体芯片领域,美国走的是集成电路,苏联走的是晶体管。刚开始时差不多,但集成工艺暴走后,零部件越来越小巧,晶体管就被吊打了。因为晶体管功能越强,体积就会越大,说穿了就是大力飞砖。 比如,三代机苏27和F16,苏27的N001雷达重量接近1吨,探测距离仅为100公里。F16的APG68雷达仅134.4公斤,探测距离达到了160公里以上。 除了五年计划这种总体发展规划,我们还会制定各类专项规划,比如“863计划”“973计划”等。“863计划”是个非常神奇的计划,全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很多高新技术就源于它。 该计划始于1986年,为啥?因为1983年美国提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我们大为震惊且深受刺激,然后就制定了这个计划,打算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所以,这个计划有很多研发项目都非常超前。 正是因为“863计划”的成功,才让中国在新技术大潮中抓住了机会,彻底改变命运,跳过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但计划再好,终归要靠人去执行,最为著名的就是“科教兴国”战略。 其中,最为硬核的大招就是始于1999年的大学扩招,这帮人毕业成为研发主力大概是2010年代。至此,中国首次拥有了匹敌美西方发达国家的研发群体。但因为受限于研究生、博士等高素质人才太少,2010年代初期,我们依然没法在质量方面匹敌美西方。 2005年,中国录取博士5万,2015年约7万。整个2010年代,中国大概毕业了30多万理工科博士,终于赶上了美国。等到2010年代末,这些人大多成为了关键领域研发中坚,而他们身后则是数以千万计的本科研究生。 进入2020年后,中国科研力量的规模和质量逐渐超越美西方发达国家,庞大的科研队伍覆盖了每一个可能出现科技革命的领域,且极为内卷,效率和技术比别人差个百分之几就会被市场淘汰。 比如早先的国产汽车一哥长城,仅仅只是在新能源方面稍微慢了一点,就被卷得欲仙欲死。与此同时,欧美日韩甚至还在讨论要不要电动化,等他们真正进场时,黄花菜早就凉透了。 不客气的说,现在的美西方既没有规划能力,也没有人才队伍支撑。因为4年一次选总统,美式民主早就卷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了。比如懂王上台后,就只是提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 至于具体政策措施、考核指标和时间表等都没有,天天发推出新政,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瞎打一通王八拳,结果就是混乱。因为太快而无序,因为无序而混乱。猛抡4年王八拳,不仅没解决美国内卷,反而开启了美国内卷加速度。 科研人才方面,盎撒白人基本玩完了,主要靠华裔和印度裔支撑。公知们早年经常说,美国是1%的精英带着99%的糊涂蛋往前冲,给一部分精英机会让他们好好学,就会有很多顶尖人才。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精英史观,试问没有庞大且良好的群众基础,精英从何而来?石头里面蹦出来吗?结果必定“印度化”! 记得华裔喜剧演员钱信伊曾说过一段脱口秀:MAGA天天说爱国,愿意为美国去死。其实,你们不需要为美国去死,只需要多花一点点精力,每天放学后把作业认真做好,把数学学好,你们就可以拯救美国。这比死简单多了,但你们为啥不愿意做呢? 所以,进入2020年代之后,美国加速衰落不足为奇,中国科研井喷也不足为怪,但这仅仅只是开始,是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厚积薄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为啥中国科技近几年突然大爆发?其实,这是一场长征,大伙只是看到了各领域工程师胜利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1-14 08:29:51
1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