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岁高中生,本应活力满满,却莫名呕吐一月,脚踝水肿、脸色蜡黄。起初当胃病吃药无效,到医院检查,等来的竟是医生无奈告知:两个肾都废了! 小李今年18岁,是一名阳光帅气的高三学生,为了高考,他常常熬夜复习,用泡面和零食填饱肚子。 一个月前,他突然开始出现持续的呕吐现象,胃口也变差了,家人以为他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导致的胃病,便带他到药店开了些胃药,可服用后症状依旧没有改善。 不仅如此,小李发现自己的脚踝出现了水肿,早上起床照镜子时,眼皮也变得浮肿起来,脸色蜡黄。 家人起初并不重视,觉得是最近太累了,没想到,小李在学校突然晕倒,紧急送医后,医院随即展开一系列检查。 医生表情异常严肃:“他的两个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了,病情很严重!” 听到医生的诊断,小李的家人一时无法接受,“肾功能不全?一个月前不还只是胃病吗?” 医生摇头解释道,小李的呕吐、水肿和脸色蜡黄,其实都是肾功能衰退的表现,而这一切并不是短期造成的,而是长期的生活习惯问题逐步积累的结果。 年轻的小李因为忽视身体信号,最终酿成了肾衰竭的大问题。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肾脏功能逐渐下降的疾病,通常被称为“隐形杀手”,肾脏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体清除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盐平衡。 当肾功能受损后,血液中的毒素无法排出,便会引发一系列症状,比如恶心呕吐、水肿、脸色蜡黄等。 因肾脏代偿能力强,不少患者肾功能损伤达60%-70% 时,仍无明显不适症状。 因此,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很难被察觉,往往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比如胃病或疲劳过度,到了晚期,肾脏功能丧失后,就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2015年《The Lancet》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慢性肾病(CKD)的全球研究,题为《Global burde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stimate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研究指出,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全球约有10%的人群患有慢性肾病,其中相当一部分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 这种疾病不仅影响老年人,近年来,年轻人中因不健康生活习惯而导致慢性肾病的比例也显著上升。 研究进一步指出,高盐饮食和不规律的作息是年轻人肾功能损伤的主要风险因素。 尤其是像小李这样的学生群体,长期熬夜、不良饮食以及对身体症状的忽视,使得肾脏功能逐渐受损而不自知。 小李的案例告诉我们,慢性肾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同样需要警惕。以下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早期信号: 水肿:脚踝、眼睑等部位浮肿,尤其早上起床时更明显;尿液异常:泡沫尿、尿量减少或夜尿增多;恶心呕吐:肾功能受损时,体内毒素积累会刺激胃肠道;疲劳和乏力:毒素无法排出,可能引发全身乏力;脸色蜡黄:与肾性贫血有关。 2019年《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期刊发表的研究《High dietary sodium intak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kidney function decline》进一步揭示了高盐饮食对肾脏的影响。 研究团队追踪了5000多名成年人长达8年的饮食习惯,研究发现,每日盐摄入量超6克的人群,其肾小球滤过率(GFR,衡量肾功能关键指标)下降速度为低盐饮食人群两倍。 研究指出,高盐饮食会直接损伤肾小球,并通过引发高血压进一步加剧肾脏损害。 结合小李的情况,他长期用高盐零食和外卖“对付”一日三餐,显然加重了肾脏的负担,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尤其是减少盐分摄入。 结合以上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肾脏保护策略: 1.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高盐零食和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某些药物(尤其是止痛药和非处方药)可能对肾脏造成毒性,必须严格按照医生指导使用。 3.适量饮水有助于促进代谢废物排出,但饮水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 肾脏是个“沉默的器官”,它受损时往往没有明显的疼痛信号。因此,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小提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远离慢性肾病的威胁。 参考文献 1. Global burde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stimate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The Lancet, 2015. 2. High dietary sodium intak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kidney function decline. 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 2019.
18岁高中生,本应活力满满,却莫名呕吐一月,脚踝水肿、脸色蜡黄。起初当胃病吃药
疾冰预防说
2025-01-11 17:10:02
0
阅读: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