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令无数国人泪目的遗照,照片中的杨闇公,年仅29岁。他被残忍割舌、断手、挖眼,家人面对遗体几近崩溃,艰难整理后,才有了这张相对体面的遗照。 在他的生命最后一刻,他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但仍然守住了信仰,他的故事震撼人心,这张照片下就记录了这位革命烈士永恒的英勇。 杨闇公是1898年出,重庆潼南县双江镇里的,家境比较优越,原名叫杨尚述。 他的父亲杨淮清是一名医术高明的老中医,思想开明,经常向孩子们讲述爱国志士的故事。 从小,杨闇公就对国家的命运表现出浓厚的关切,爱国思想早早地在他心中扎根。 1913年,年仅15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军官教导团,接受军事教育,立志用自己的力量拯救饱受苦难的国家。 在南京学习期间,杨闇公积极参与反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但他逐渐对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无力感到失望。 1917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他认识到了《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精髓》等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书籍,开始将目光转向无产阶级革命。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他积极的参加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组织的抗议集会,因为与日本警方冲突,他被捕入狱8个月。 1920年,杨闇公从日本回到家乡重庆,他没有选择继承父亲的医术,而是迅速投身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革命工作。 他带领着同志们成立了“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还与王右木等人一起合作,在成都和重庆一带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2年,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逐渐成为四川地区党组织的核心人物。 1924年1月,杨闇公与吴玉章等人共同成立了中国青年共产党,这是除中国共产党外唯一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组织。 虽然这一组织后来解散,但它为四川地区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他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开始着手在四川开展建党的准备工作。 1925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推动四川党组织成立的核心领导人。 1926年2月,杨闇公领导成立了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成为首任书记。 与此同时,他和朱德、刘伯承等人组成了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负责在四川推动武装斗争。 同年12月,他策划了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首次武装起义——顺泸起义。 起义军成功占领了泸州和顺庆两地,极大地震撼了四川的军阀统治,虽然最终因敌强我弱而失败,但这次起义为南昌起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27年初,北伐战争推进,帝国主义的势力在中国的侵略逐渐猖狂,3月24日,英美军舰炮轰南京,造成两千多名中国军民死伤。 这一消息传到重庆后,杨闇公立即组织了“重庆各界反对英美枪击南京市民大会”,并号召群众通过集会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 3月31日,重庆打枪坝两万多群众汇聚一堂,然而这场集会很快被四川军阀刘湘镇压,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三三一惨案”。 这场血腥地屠杀造成了上千人的死伤,杨闇公就成为了敌人追捕的主要目标。 为了躲开追捕,杨闇公准备去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4月4日,他在轮船上被叛徒出卖,最终落入了敌人的手里,被捕后,他被关押在了重庆的佛图关。 他的双眼被挖、舌头被割、双手被砍,尽管身心遭受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他却没有泄露半点信息。 他坚定地告诉敌人:“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这样的信仰与意志令人敬佩。 1927年4月6日,杨闇公被残忍杀害,牺牲时才仅仅29岁,他的遗体被敌人随意丢弃在了佛图关下的一片麦地当中。 杨闇公的家人和党内同志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找到了他的遗体。 面对残缺不全的身体,家人悲痛欲绝,却仍然强忍悲伤,为他整理好遗容,还秘密的把遗体送到了江北相国寺安葬。 为了留下杨闇公的最后的影像,家人特意请人拍下了一张遗照,照片中的他,身穿整洁的衣服,静静坐在椅子上,似乎只是小憩了一会儿。 袖口空空,面容的痛苦痕迹无言地诉说着他生前所承受的折磨,对于家人而言,这不仅是一张遗照,更是对杨闇公英雄事迹的见证。 杨闇公的牺牲,让他的父亲杨淮清悲痛万分,但老人却并未否定儿子的选择。 他写下祭文:“知尔为国宣劳,为党牺牲……目睹尔最后之光荣,释我愿耳!” 在杨闇公精神的感召下,他的弟弟杨尚昆、杨白冰等人也先后投身革命事业。 杨尚昆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白冰担任了中央军委秘书长一职,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闇公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革命精神却深深影响了无数人。 他所参与的顺泸起义为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斗争中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他组织的工农运动唤醒了无数群众的觉醒。 他的遗言“头可断,志不可夺”,成为对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最好诠释。 正是无数像他这样无私奉献的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今天和平的道路。
这张令无数国人泪目的遗照,照片中的杨闇公,年仅29岁。他被残忍割舌、断手、挖眼,
疾冰预防说
2025-01-10 19:09:20
0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