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36岁的陆英生完14个孩子后,生命走到了尽头。她把所有保姆叫到床前,

熹然说历史 2025-01-09 23:19:08

1922年,36岁的陆英生完14个孩子后,生命走到了尽头。她把所有保姆叫到床前,给每人发了一个相当于8年工资的红包,说:“拜托大家在我走后,把我的孩子们抚养到18岁! 陆英出生在一个不一般的家庭。她的老家在安徽合肥,可她是在繁华的扬州城长大的。原来,陆英的父亲陆静溪在当时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官员,在扬州当两淮盐运使,掌管着盐的运输和销售。 陆家在扬州是鼎鼎有名的大户人家。不过,陆英可不是只会花钱享乐的大小姐。从小她就聪明伶俐,帮着母亲打理家务。 16岁那年,陆英出嫁了。她的夫家在老家合肥,是显赫的张家。新郎官张武龄的祖父可是曾经的直隶总督,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的心腹。张家和陆家门当户对,陆英嫁过去,两家亲上加亲。 婚后的日子,陆英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张家是大户人家,家中上上下下几十号人,陆英要操持家中的大小事务,还得服侍好婆婆、姑姑等一众长辈。幸好陆英从小跟着母亲学家务,做起这些来得心应手。 再说陆英的为人,那是出了名的善良聪慧。她孝敬长辈,体恤下人。对下人的孩子,她还亲自教他们认字。可不是嘛,那时候谁家的下人识字的多啊?陆英一心想着,要提高下人的文化水平,免得耽误了主子家的孩子。 说起孩子,那可是陆英操心的头等大事。张家是大家族,人丁兴旺是头等要紧的事。16年间,陆英生了14个孩子,其中9个活了下来。陆英自己常说,她结婚以后,几乎是一年一个孩子。她太明白生儿育女的艰辛了。 尽管要照顾这么多孩子,陆英从没含糊了教育的事。她给孩子们请了最好的先生,让他们从小读诗学礼、习文练武。陆英自己也是个喜欢读书的人,有事没事就爱读两句诗。张武龄也好读书,夫妻俩常常一起品茶论诗,在字里行间寻找知音。 陆英婚后16年,几乎是一年一个孩子。说起轻松,可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生,哪有轻松的时候?陆英的身子骨本就不算结实,一连生了好几个孩子,落下了一身的病。 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陆英心里高兴,可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频繁的生育让她疲惫不堪。大夫瞧了,摇头说她身子虚,得好好将养才行。 可陆英哪有时间休息啊?家里事情那么多,下人再能干也离不开主母的吩咐。孩子们更是需要照顾,大一点的要教养,小一点的还在襁褓中呢。陆英咬牙硬撑着,不肯松懈。 终于,在生下第14个孩子后不久,陆英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了。她染上了坏血症,大夫说她时日无多了。陆英心里明白,自己怕是走到了尽头。 躺在床上的时候,陆英最牵挂的还是孩子们。老大不过十几岁,最小的还在吃奶。没了母亲,他们今后怎么办啊?陆英把贴身的保姆叫到跟前,一个个嘱咐。 "你们跟了我这么多年,我和孩子们的脾气秉性你们都知道。我在天之灵,也不希望你们辛辛苦苦伺候我们娘儿几个。只是恳请你们,等我走后,帮我把孩子们带到18岁成人。这些年你们辛苦了,我也没什么能报答你们的,只有这些私房钱,你们拿去,权当我给你们的一点儿心意。" 说着,陆英颤颤巍巍地从枕头底下掏出一个荷包,里面装着些银票,还有些金银首饰。陆英把这些分给保姆们,一个人的份儿足足抵得上好几年的工钱。保姆们一边流泪,一边答应陆英会照顾好孩子们。 陆英自己也有私房钱,可她也不舍得给孩子们留。在她看来,孩子们还小,给他们留了钱,只怕会养成铺张浪费的毛病。不如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把钱都还给娘家,也了却一桩心愿。陆英就这样交代停当了后事。 36岁,本该是女人最美好的年华。可陆英就这样离开了人世,撒手人寰了。纵使一生坎坷,她心里想的都是丈夫和孩子。这份母爱,感天动地,千古流芳。 陆英走了,可她的爱却留了下来。保姆们记着陆英的嘱托,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张家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没了母亲,保姆们就是他们的依靠。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慢慢长大了。陆英生前悉心教导,再加上保姆们的精心照料,张家的孩子们个个出落得很不错。尤其是陆英的四个女儿,更是美名远扬,被人称作"张家四姐妹"。 大女儿张元和能写会画,尤其擅长昆曲。她的丈夫顾传玠是个昆曲名家,人称"顾曲六如",夫妻俩可谓是郎才女貌。二女儿张允和也是个才女,嫁给了周有光,就是后来汉语拼音方案的创制者。 三女儿张兆和更是不得了,她的丈夫是大名鼎鼎的作家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都出自沈从文之手。四女儿张充和嫁到了国外,在耶鲁大学教书,她的丈夫是美国汉学家傅汉思。 张家的几个儿子也个个有出息。老大考上了清华大学,后来成了大学教授;老二留洋归来,在外交部工作;老三搞音乐的,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老四学农学的,解放后还当过农业厅的厅长呢。 看到儿女们各个飞黄腾达,这都是陆英的功劳啊。她在世时重视子女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为他们请最好的先生。她去世前恳请保姆们照顾孩子,让他们健康长大。

0 阅读: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