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女战士在回家路上,不幸被敌人追踪。她不敢回家,只好半路找了家旅馆。可她刚躺下,却传来了急促敲门声。 听着越来越重的敲门声,她心里清楚,这次是躲不过去了。 于是,她将熟睡的孩子放在衣柜里,穿好衣服,悄悄地站在了门后。 这位战士叫金凤英,又名金鹏英,1901年生于吉林双城县。 1929年,由于受丈夫张耕野的影响,她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加入我党,与丈夫一起为组织的事业而奋斗。 1937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日军露出了獠牙,而这年距离金凤英入党已过了8个年头。 随着一声枪响,日军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东三省,使数千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与此同时,正直国家危难之际,也涌现了一大批的爱国青年,他们奋不顾身,与敌人作斗争,这其中就有金凤英同志。 由于组织的需要,金凤英负责传递情报,担任了联络员一职。 1938年5月,日军突然集结了大量兵力,对下江一代进行扫荡,一时间,佳木斯处在了白色笼罩之中。 由于敌人来势汹汹,我党不少同志被抓,有的因受不了敌人的折磨,临时反水,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 不过,对于当时的情况,最主要的还是派人,赶紧把这里的情况传出去,以防反水的人牵连更多的同志。 当时我党在佳木斯地区的负责人叫董仙桥,他立马找到金凤英,当即就嘱咐了三件事: 1. 把这里的情况告知其他同志,做好应急准备; 2. 转移下江来的特委联络员刘志敏同志; 3. 销毁文件,赶紧出城,必要可会老家; 接到命令后,金凤英就立马开始行动,在她的周密计划下,刘志敏安全转移。但是,这里的情报怎么传递出去呢? 看着外面紧张的局势,她在家里记得团团转。突然,当她看到篮子里的胡萝卜时,顿时有了办法。 她拿起一根胡萝卜,将里面挖成空心,把情报塞了进去,又小心翼翼的补全了萝卜。 接着, 她伪装成一位买菜的妇女,挎着篮子就出了家门,直到看到一个装扮成乞丐的同志时,假装施舍,把萝卜递给了他。 可是,情报顺利送出去后,危险却发生了。 她回到家后,随后一连几天都感觉不对劲,平日里安静的巷子里却突然多了很多生人。 凭借着斗争的直觉,金凤英心里坚定:自己肯能被敌人给怀疑了。 既然敌人还没动手,那就说明还有更大的计划,于是他来不及多想,趁情况还没发生,按照之前董仙桥的嘱咐,回老家。 随后,金凤英秘密买了三张火车票,准备和小姑子张宗兰一起回家。 她的小姑子张宗兰,也是一位党员,早年受哥哥和凤英嫂子的影响,也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 于是,金凤英带着才3岁的孩子,趁着夜色,悄悄的离开了家,连夜走向车站。 她们顺利过了安检,小姑子抱着孩子,而金凤英则背着行李,走在前面寻找着座位。 一切准备就绪,就当她们以为终于摆脱了敌人的监视时,几束特殊的目光,正死死的盯着她们。 金凤英虽然察觉了这一点,但仍故作不知,继续逗着孩子开心,和张宗兰说话,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过了一会,金凤英想观察一下到底有多少人在跟踪,好想应对的办法。 他缓缓起身,拿起茶杯,到车厢的另一头接开水。一路上,他慢悠悠的侧身躲开过道的行人,一边则无意用目光打量着周围。 1、2、3、4,一共有四个人。 弄明白情况以后,金凤英也并没有慌张,她又不慌不忙的回到了座位上,继续和孩子玩了起来。 在伸手接过孩子的瞬间,金凤英恰好趴在了张宗兰耳旁,小声说道:“有敌人,待会就下车。” 张宗兰也是久经考验的同志了,面对嫂子不经意的一句话,自认也很淡然,并没有喜形于色,全力配合着嫂子。 火车到站哈尔滨,他们在慌乱中下了车,既然回不了家,那就只能找个旅馆了。 在旅馆里,他们总算可以得到暂时喘息,躺下休息一会。 但可怕的是,敌人的鼻子会有这么灵,她们刚准备躺下,门外就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她们的面容再次凝重起来,于是也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金凤英安顿好熟睡的孩子后,悄悄的站在了门后,而张宗兰则拿出防身的尖刀,躲在房间的暗处。 看没有人开门,外边的敌人急了,他们咣当一脚,一下子踹开了房门。 瞬间,金凤英姑嫂二人一拥而上,张宗兰一刀向敌人刺去,而她则举起一把一起,狠狠地砸去。 然而,金凤英二人毕竟是女儿身,面对身材高大的敌人,僵持了十几分钟还是败下阵来。 殊不知,在一番激烈的打斗中,熟睡的孩子被惊醒,瞬间哇哇大哭。 为了保护孩子,她们姑嫂二人奋力挡住敌人,但还是在一来二去中,孩子连摔带踩,当场没了呼吸。 最终,金凤英二人因体力不支,在与敌人的搏斗中英勇牺牲。此时,金凤英37岁,而小姑子张宗兰才20岁。 金凤英、张宗兰,她们在知道被敌人追踪时,还保持冷静的头脑,这种无畏的精神,不仅展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还体现了女性在国家危难时刻涌现出的勇敢。 她们的事迹是对抗侵略、捍卫国家尊严的生动写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1938年,1女战士在回家路上,不幸被敌人追踪。她不敢回家,只好半路找了家旅馆。
文史记叙录
2025-02-02 23:55:31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