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吃食物的“尸体”,要吃食物的“气”! 食物蕴含灵气,它融合了天地之气与自身的四气五味。天气指的是当地的四季变化,如阳光、空气、温度、湿度,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食物。地气则是当地水土的特性,土壤成分、灌溉水源的不同,也会对食物产生作用。因此,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与植物。即便是相同的药材,因产地不同,药效也会大相径庭。 比如,南方叶菜口感水润清淡,北方则味道浓郁有嚼劲。山药亦是如此,不同地域的土壤赋予其不同的地气,使得某些地方的山药补气功效更为显著。 又如艾叶,需在端午节前后采摘,以吸收足够的天地清阳之气,这样的艾草才更有药效,被誉为地之阳。 冬笋与春笋也有区别,冬笋藏于地下,吸收冬季封藏之气,更具滋阴功效。 现代人饮食,往往只追求热量而忽视能量。许多食物来自大棚,缺乏阳光,或用化学方法催熟。水果更是如此,未熟即摘,到手才熟,与树上自然成熟的果实口感迥异,营养也不同。 食物本身含有生机之气,刚摘即食,气足新鲜。相比之下,冰箱存放一周的食物,能量大打折扣。中医看待食物,不仅关注其有形物质,更看重无形之气。煎中药时,医嘱常有先煎后下之分,部分药材需后下以保持其轻清之气,煮久则气散或变质。 还有些人煮葱姜水治感冒,却发现无效。除了体质差异,还可能是葱煮得太久,失去了轻清之气。中医服药,关键在于药物之气。 因此,我们应多吃新鲜当季食物,远离预制菜这类“食物残骸”。调养身体,需借助食物的生机之气。同时,应避免过度依赖包装精美的食品和各种零食。
别吃食物的“尸体”,要吃食物的“气”! 食物蕴含灵气,它融合了天地之气与自身的
崔占举说知识
2025-01-06 16:12:42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