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反向操作!今年12月,一女子对手机反复哭穷,评论“机票太贵不去了”4

哄动这史记 2024-12-31 08:53:00

大数据杀熟?反向操作!今年12月,一女子对手机反复哭穷,评论“机票太贵不去了”4309的机票一下降价到1903元,女子迅速就下单,怒省两千块!真是细思极恐呀!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比如你可能前脚才刚刚跟朋友说完想要购买电器,而当你打开手机的时候,无论是微信也好,还是抖音也罢,都会弹出相关的商品信息。   要仅是如此也就算了,如果你未经比较,其价格都会略高于市场价,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杀熟。   可毕竟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不,近期就有网友通过反向操作,来利用其大数据为自己提供更物美价廉的服务。   小林是一名白领,最近她正打算和朋友一同出去旅游,可就当双方可就当他们定好目的地并制定好旅行计划的时候,小林却遇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难题。   机票实在是太贵了,在旅游旺季前往该城市的机票足足要4309元,这价格远超平日。   小林平时工作十分辛苦,虽然她也想出去好好玩一玩,但若是花费如此高昂的机票,难免也有些肉疼。   联想起大数据杀熟,随即小林便在评论区如是评论:机票实在是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   而在发完评论之后,小林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既然大数据能够杀熟,是不是也能通过利用大数据来降低商品的价格,于是小林便像“发了疯”一般,不停的在各大评论区评论机票价格太贵。   不仅如此,她还给自己挂上了“穷”“打工人”诸如此类的标签。   在做完这一切之后,小林试探性的再度打开了手机,起初她并没有对这次操作抱过多的想法,可令人意外的是,他才刚刚关闭手机软件,后脚机票就降到了1000多块。   这令小林大吃一惊,莫非自己是打败了AI。   “不知道是不是评论起了作用,还是单纯的命好。”小林在评论区里留言道。   而不少网友也试着模仿起小林的举动,纷纷在评论区提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其实大数据杀熟的问题一直存在,例如同样一张机票,用苹果手机购买商品的价格就要比安卓机购买时的价格高上一两百块。   再者,在软件的使用上,大数据也会进行杀熟,如果你过度频繁使用同一个软件,那么它的价格也会渐渐回归正常价,没有任何的折扣。   反观若是你点外卖又或是买家具时,多个平台进行比较,那么商品价格就会一降再降,给你最佳的购物体验。   或许这就是大数据算法吧,但其实这样的举动并不公平,而我国也早有关于此事的法律规定。   例如在《电子商务法》中就明确规定了电商经营者不能利用虚假的价格来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而商品定价也必须公开透明,不能存在厚此薄彼的情况。   在此,我们还是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加大对于此事的关注。   之前我们总说亲戚朋友杀熟,可谁也没想到,就连冷冰冰的机器它也会杀熟,就此看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道路还是任重而道远呀。   主要信源:今日关注2024年12月18日关于《评论区哭穷,建立“穷”人设,近日,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晒出一系列反杀熟攻略,分享自己如何对抗“越用越贵”的算法》的报道

0 阅读:143
哄动这史记

哄动这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