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不顾儿女们的反对,带着妻子离开了家,从此后音讯全无,直到10年后,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才揭开了朱敏才和妻子失踪的原因。 我们总将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就是旨在赞美他们的无私奉献。老师们不遗余力的将自己所学所知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不求回报。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几十年来,我国涌现了不少“最美人民教师“。 而在这些“最美教师“里,有着这样一对神秘的夫妇,他们做了十年的老师,却没有人知道。 朱敏才1942年出生在贵州黄平县,从小就成绩优异,一直想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大学时他考上了贵州大学外语系,龙永图是他的同学,后来成为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首席谈判代表。 朱敏才因为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最终毕业后被推荐去了外经贸部工作,他的教师梦也就此幻灭。 朱敏才的妻子孙丽娜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在北京市崇文区回民小学教书,她是当时第一批小学英语老师。 外交官和小学英语老师,都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体面工作。那段时间,孙丽娜作为外交官夫人,出门就有大奔坐,穿着旗袍和朱敏才一起出席各种外交活动,接见的都是王室成员。 后来朱敏才和孙丽娜陆续退休了,两个人过上了闲适的退休生活。住在北京的部位大院里,每天去北海公园走一走,和朋友聊天对弈品茗,儿女们也都有各自的生活和事业不需要他们操心。 这样的生活大概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但朱敏才和孙丽娜却并不这么认为。 2005年的一天晚上,朱敏才和孙丽娜正在看电视,电视上正在播放一位乡村女教师的故事。那名女教师在一间破旧的教室里给孩子上课,背上还背着一个孩子,而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六年,这所学校里竟然只有她一个老师。 朱敏才看着这个新闻陷入了深思,他想着自己虽然退休了,但或许还能再发挥一下余热。 于是他问孙丽娜:“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等着睡进八宝山吗?”他觉得自己还算是有文化,想要去支教,为那些孩子做些什么。而孙丽娜和他一拍即合,她说自己早就觉得教书还没教够呢。 于是他们便有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支教。 作为贵州人,朱敏才第一想到的便是家乡的那些贫苦孩子们,于是他们坐了三十多小时的火车,又转了七个小时的汽车,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还有一个小时的摩托和两个小时的山路,这才抵达了黔西南州兴义市苗寨小学。 这里的学生大多家里都很贫困,有些连衣服都没有,很多还不会说汉语,而学校里只有一个老师每个月只有一百块的补贴。 就这样,朱敏才和孙丽娜成为了最高龄的支教老师。他们摒弃了曾经优渥的生活,在这里和孩子们同吃同住,两个人除了英语以外还要同时身兼多门学科。 本来住在明亮舒适的部委大院,现在却只能住在湿冷的土房里,没有什么家具和电器,一到了冬天屋子里就像冰窖一般。 因为是说走就走,两个人谁也没告诉,连儿女都没通知一声。不少人还以为他们是去哪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养生息去了。 两个人本就年龄大了,又一直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还要为教育劳心劳神,九年间他们身上出现了不少疾病。 2014年的一天,朱敏才因为突发脑溢血被村民送到了医院,大家这才知道这位消失了十年的外交官原来是去支教了。 他们也因此荣获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还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一直到朱敏才2022年逝世前,他都还在关心教育事业。 主要信源:共产党员网---2014“最美乡村教师”称号获得者: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不顾儿女们的反对,带着妻子离
哄动这史记
2024-12-31 08:52:5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