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指南:顺应时节   中医讲究: “天人相应,顺时养生”,“春天养肝,夏

王冠啊 2024-12-24 10:50:07

冬季养生指南:顺应时节   中医讲究: “天人相应,顺时养生”, “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每个季节都有养生重点。冬季作为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更有讲究。   冬季天气寒冷,身体虚弱的人很容易感冒生病,这大多是因为体内寒气太重,没有做好保护工作。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自己健康地度过冬季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说说。   保暖护阳气 冬天属阴,我们虽然要养阳,但本质是以固护阴精为本,不能过度泄津液。这时候 “去寒就温” 很重要,比如要多穿衣服、待在温暖的环境里,但也不能穿得太多、太厚,让自己暴暖大汗,这就违背了《内经》所说的 “藏而勿泄” 的道理。而且冬季气温低,人体的血管会收缩,如果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或者过度保暖导致出汗后又受凉,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像高血压患者血压可能会波动较大,所以保暖要适度。   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提到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外界阳气萧杀,夜间阴寒尤甚,早睡晚起能避开阴寒之邪的锋芒,这是 “养阳” 的好办法。早睡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和调整。晚起也不是睡懒觉,而是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活动,因为阳光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 D,有助于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有益。   凡事不能太过 虽然要避寒就暖,但过度调养会让机体正气失去锻炼机会。进补也是同样的道理,“药补不如食补”,平时调理还是食补为佳,这样更均衡、不易有偏颇。比如吃太多高热量、高脂肪的滋补品,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升高,反而对健康不利。   泡脚按摩 保持双脚清洁干燥,睡前用热水泡脚,同时按摩脚底穴位,能起到通经活血的作用。脚底有很多穴位对应着身体的各个器官,泡脚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多步行也很好,能让双脚保持运动度,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等问题。   多喝水 虽然气候干燥,人体出汗少,但小便增多,新陈代谢并没有明显放慢。每天补充 2000 到 3000 毫升左右的水分很有必要。水分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如果喝水过少,血液黏稠度可能会增加,容易引发血栓等疾病。   通风健脑 冬天在室内的时间增加,室内空气往往比室外差,容易让人头昏脑胀、昏昏欲睡。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能清洁空气、醒脑提神。新鲜的空气可以保证大脑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让人精神饱满。 汤粥调养 冬季的汤和粥可是滋补佳品,晨起喝粥,晚餐喝汤,比如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羊肉萝卜汤、胡萝卜排骨汤等。这些汤粥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羊肉粥可以补肾壮阳、温中暖胃;糯米红枣百合粥有滋阴润肺、养胃安神的功效。   你学会了吗?

0 阅读:2
王冠啊

王冠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