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蜀吴两国火拼,曹丕为何不趁机进攻东吴或者蜀汉,反倒是毫无作为?而眼见刘

住顶楼小邹 2024-12-19 11:49:48

夷陵之战,蜀吴两国火拼,曹丕为何不趁机进攻东吴或者蜀汉,反倒是毫无作为?而眼见刘备兵败身亡,蜀汉元气大伤,曹丕终于出兵伐吴,意图一举吞并,可为什么却失败了?是什么原因让这场本该唾手可得的胜利,为何最终功亏一篑? 建安二十六年,关羽败走麦城的消息传回成都,刘备悲痛欲绝,决心为结义兄弟复仇。 朝中大臣苦劝,认为此时东征并非良策,但刘备一意孤行,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向了东吴。 远在洛阳的曹丕,刚刚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建立魏国。 这新生的帝国根基尚浅,内忧外患不断,刘备的举动无疑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该怎么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吴蜀之战呢? 孙权在除掉关羽后,随后向曹丕称臣纳贡,表达了联合对抗刘备的意愿。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曹丕的压力,至少表面上魏吴两国有了共同的敌人。 但曹丕心里清楚,孙权的臣服不过是权宜之计,这短暂的和平之下暗流涌动。 面对这复杂的局势,曹丕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老谋深算的贾诩认为,吴蜀相争,无论谁胜谁负,对魏国都是有利的。 魏国应该养精蓄锐,静观其变,不必贸然出兵。 他提醒曹丕,新朝初立,不宜轻启战端,应该先巩固内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再图霸业。 贾诩的意见得到了很多老臣的支持,他们经历过太多战乱,深知休养生息的重要性。 而年轻气盛的刘晔则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应该趁刘备东征,吴国主力被牵制之际,出兵攻打东吴。 他分析道,吴国比蜀国实力更强,先灭吴,再灭蜀,会更容易一些。 刘晔的主张大胆激进,也反映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此外,王朗则建议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等吴蜀两败俱伤后再出兵,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他认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魏国完全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经过一番权衡,曹丕决定先按兵不动,密切关注战局发展。他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场大战无论谁胜谁负,魏国都将是最终的受益者。他需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果不其然,这场大战旷日持久,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 战火绵延了将近一年,最终以刘备的惨败而告终。 蜀汉军队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刘备本人也败走白帝城,不久后便郁郁而终。 蜀汉政权经此一役,国力大损,短时间内无力再对魏国构成威胁。 公元222年,他认为伐吴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调兵遣将,准备一举攻克吴国。 曹丕这次的军事行动并非简单的南下,而是精心策划的多路进攻。 他派遣曹休、张辽、臧霸等多路大军分别从淮南、荆州等地向吴国发起进攻,其中一路目标更是直指江陵,这个位于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魏军来势汹汹,初期进展顺利,吴国上下人心惶惶。 然而,就在曹丕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战局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据一些资料提到,魏军军营中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士兵们纷纷病倒,战斗力严重下降。 雪上加霜的是,镇守江陵的吴国将领朱然展现出惊人的军事才能和坚韧的意志,他沉着冷静地指挥守军,利用城池的防御工事,顽强抵抗魏军的进攻。 魏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加上瘟疫肆虐,军心涣散。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曹丕意识到继续进攻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 这场原本看似胜券在握的伐吴之战,最终以失败告终。 虽然曹丕最初的战略构想是正确的,但他显然低估了战争中的不确定因素,最终伐吴失败。 信源: 夷陵之战1800周年:千万不要歧视你的对手2022-04-13新京报 张元:曹丕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2018-06-26 澎湃新闻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