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有机会破局吗? 唯一一次机会: 董卓死后, 牛辅也被亲兵杀死。 此时朝廷在长安, 周围是群龙无首的凉州兵, 武将中朝廷内有吕布, 外有皇甫嵩, 文官有王允执政,关东已经开启乱斗模式。 (袁绍夺冀州, 曹操占兖州, 袁术控制南阳, 公孙瓒控制幽州, 刘表控制荆州, 刘焉控制益州, 公孙度控制辽东)。 此时如果能让皇甫嵩收纳原来董卓手下的凉州并州兵将, 以关中为根据地, 进可以重回雒阳震慑关东诸侯, 退可以拒守函谷关, 先图巴蜀, 然后效仿秦国路线重新一统。 但王允出身世族, 家族世代读书为官, 本人从小饱读腐儒经典, 对朝廷虽是坚定忠诚,有王佐之才, 还是关东名士, 曾经弹劾宦官,诛杀董卓, 但却被腐儒思想侵蚀, 以己度人,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的想法和行为, 犯下一系列错误。 首先, 灭董卓之后, 执政上有严重问题, 后汉书王允传记载“卓既歼灭, 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 每乏温润之色, 权正持重, 不循权宜之计, 是以群下不甚附之”这样一来朝臣都不拥护他。 他还力排众议, 强杀蔡邕, 独断专行, 寒朝臣之心。 结果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力量-世族不支持他(关东名士就这么被你老王头给杀了, 我们这么多人求情都没用)。 其次, 东汉名士的通病:歧视武人。后汉书王允传记载“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布亦负有功劳,多自夸伐, 既失意望, 渐不相平”你吕布就一武夫, 仅仅是我们士大夫手里的工具。在吕布眼里吕布, “灭董时叫人家小甜甜, 灭董后叫我牛夫人”。导致武人集团不支持他。 这样一来王允几乎是众叛亲离。 再次, 没有赦免凉州兵, 据后汉书王允传记载“此辈无罪, 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 适足使其自疑, 非所以安之之道也”他们本来无罪, 只是听命行事, 如果特赦他们,他们会不会因此感到不安呢。 王大司徒觉得, 凉州兵将只是服从命令, 并不算犯罪, 没罪的人我给人家发一个赦令不就等于先把他们定罪了么, 虽然不予惩罚,但相当于给人家档案上留了一个案底, 他们就不是良民了, 所以特赦他们不合适, 会让他们感到不安的。 这典型的腐儒思维。 事实是当时凉州兵已经感到不安了, 急需平复他们的心情, 不能无是他们已存的心里状态。 李傕其实曾经派人去长安与王允商议, 凉州兵投降, 朝廷赦免我们。多好的事情啊。“傕等恐, 乃先遗使至长安, 求乞赦免” 但王大司徒怎么回复的呢, “一岁不可再赦,不许之”这个不许也不解释清楚, 到底是要杀凉州兵还是不杀, 玩一个热点冷处理。 结果十多万人心惶惶的凉州兵不杀不赦不接管不给政策, 最终贾诩开了大招:文和乱舞。 其实董卓刚死后不久, 还有人提议启用名将皇甫嵩, 让他去接管凉州兵, 同时震慑关东诸侯, 当时以皇甫嵩的声望、能力、忠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但身为士人的王大司徒极其轻视武人, 以前的小甜甜吕布都变成牛夫人了, 你个小小的皇甫嵩算什么。 然后王允对关东形势判断严重失误, 对已经开始割据乱斗的关东诸侯认识是这样的“关东举义兵者, 皆吾徒也。今若拒险屯陕, 虽安凉州, 而疑关东之心, 不可也”完全按腐儒效忠的思维来考量这帮在酸枣会盟之后只知道吃喝和相互掣肘的关东诸侯。 这些已经把地盘打下来, 吃到嘴里的诸侯怎么可能给你吐出来。 最后,队友的“神助攻”。 即便李傕攻下长安, 擒拿了王允, 但因为当时王允还有强力外援。 当时长安所在的郡叫京兆尹, 京兆尹旁边有两个郡“左冯翊和右扶风”(郡长官官名与此同名)有驻军防护长安,带兵的长官是王允的同乡, 宋翼当左冯翊,王宏当右扶风。 李傕当时担心这两个郡起兵反对他们, 就以皇帝的名义招他们进长安当官。 王宏和宋翼商量, 李傕等之所以不敢杀王司徒就因为咱俩手中有兵力, 如果去了长安不都得死吗。不如咱俩起兵, 与关东诸侯遥相呼应, 一起进攻长安, 这样还有转危为安的希望。 宋翼说, 话虽如此, 但这是王命,怎好违抗。宋翼坚决要去长安, 王宏认为自己独木难支, 也去了长安。结果么来了个酆都路上三人行。 之后李傕等控制长安, 汉献帝唯一一次机会就这样被三个腐儒葬送了, 更讽刺的是这种腐儒教育就是从他祖宗刘彻开始推行, 刘秀大力贯彻之下才在士大夫中如此流行, 此谓时也命也运也。
王允一手天听的好牌让他打得稀烂[捂脸哭],手上没有有力军队还那么作,不可活啊[打脸]!
有个屁机会,根本是毫无可能,当时汉室衰微,天下诸侯并起已成定局,就算没有凉州兵的威胁,汉朝早晚也是玩完。再说凉州兵吧,人家又不傻,凭什么同意让皇甫嵩接手,就算被特赦了,顶多就是撤回西凉或割据一方,也不太可能让朝廷收编。
典型的纸上谈兵! 就你说的那些人,你凭什么认定他们会有一直忠于汉献帝? 曹操也不是一开始就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那时代人心已经乱了! 忠诚的程度是要看汉献帝能给出什么!比如曹操,当天子的名义已经不如相令那么重要的时候荀彧就无汉禄可食了⋯
皇甫嵩确实是最佳人选,以他在军中的威望控制凉州兵很稳妥。可惜汉献帝太小,又是被扶持起来傀儡,不太可能自己有什么主见发号施令。
黄埔嵩那会儿还在吗?
你站在上帝、后人的视角,看问题自然是看的很清楚、很透彻,但你站在当时王允、汉献帝的视角,就不是这样的了。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乱哄哄的局面,你又没有可靠的情报信息来源(当时可是没有互联网、电脑、手机、电视台),你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的,只能看一步走一步。就像是曹操、刘备、司马懿,在他们创业阶段,也是充满了挫折和风险的,当时他们也不知自己会不会创业未半而道中崩了?——我们是后人,当然知道他们的最终结果,但他们自己当时是不可能知道的。
王允有王佐之才?这从未听过,凭借家势当了大官就是王佐之才,那代代都有王佐之才了[捂脸哭]
天子式微,主弱臣强,献帝有个毛机会。王允刚愎自用,有朱儁皇莆不用怕他们分了自己的权,结果拉了东汉朝堂给自己陪葬。
皇甫嵩,朱儁二人但用其一,天下可定!
儒不误国,腐儒误。汉武、光武尊儒,功绩不低吧。汉宣觉得儿子太儒恐难治国,差点换太子,难抵故剑情深没有换,后来汉元果然不靠谱。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用,效果天差地别。
王宏,宋翼就像我年少一样,又呆又傻,老实,处处讲信义,生怕别人说一点不好
东汉晚期两次党锢,皇帝借宦官集团的手杀了多少士人精英,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现在又想忽悠士人支持,难道支持刘家复兴再搞第三次党锢?
事后诸葛
他效仿不了秦朝,漢初武都發生了一場大地震,改變了川北的地貌,無論是秦昭襄王嬴稷還是韓信,都能通過古漢水源源不斷把糧食運抵關中。而到了東漢,只能徒步翻越秦嶺山脈運糧。詳情請參考嘉陵奪漢。
主要是,本来吕布诛杀董卓后,李傕郭汜等人已经想带着西凉兵投靠朝廷的了,但是王允以自己的思维判定这些跟着董卓的人不能留用,甚至还要清除他们,这才逼得李傕郭汜听了贾诩的话反叛,吕布独木难支最终兵败;如果当时能先稳住这班西凉兵,重塑朝廷,外有刘表刘焉这些汉室宗亲占据主要州郡,也就不会再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了,那么曹操充其量,只能够成为和袁绍一样占据一方的诸侯而已并不能称王了
汉献帝自己能力弱,也怨不得别人
汉献帝手里又没权,都是王允说了算,有个屁的机会。
董卓死后,王允想做董卓但没那能力,于是身死道消。
只有一次机会,那就是无条件投靠曹操,一统天下,再说。可是衣带诏让唯一的机会也不见了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王允自诛杀董卓以后看起来都像个大傻蛋
就你聪明,你在当时估计一头雾水抱着玉玺跳井了
神特么腐儒教育是从刘彻开始推行。刘彻重用的是公羊儒,公羊儒的地位是他们自己用刀子挣出来的。
儒家误国,必须废了
读书人误国
那时候汉献帝才多大?
关键原因,献帝当时太小了!
那时候献帝还是个10岁左右的毛头小子,哪里懂这些
汉献帝一点机会都没有,年龄太小,政治威望不足,都是下面的大臣掌政,待成年之时已经被曹操捏在手心里,无力翻盘了!
他根本没有皇帝的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也不行
以汉献帝之才很难在三国中立足,还得曹操才行,文治武功流芳后世
王宏还有点脑子,临死前怒骂宋翼,唾其面
汉献帝那会儿年纪很小吧
参考箭射周天子,皇帝已经威严扫地凭什么认为有人会忠于汉献帝?董卓进京后天子已经只是一个大家作乱的口号了,董卓可以玩弄天子凭什么诸侯要听话
没有兵说毛线
正好,有部小说写的就是穿越到这个时期的刘协,庄不周写的《汉道天下》,个人觉得写的挺不错,挺有深度的
这作者挺无耻了,所谓这机会。不也是你嘴里腐儒创造出的?好像说的是你创造出的似的
人家王允好不容易当了朝廷老大,你还想人家分权,怎么可能把军权交给别人。
主要是当时皇帝太小,你把皇帝换成任何一个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都能翻盘,董卓死了,皇帝直接带着金银犒赏全军,明升暗降替换掉原来的领导层,自己最少也能掌控军队了,自己又是皇帝拉一派打一派,军阀势力也能够遏制或者消除。
王允掌权后一直催袁绍入主朝政,他们是一派的,袁绍压根看不上刘协,否则不会想着在少帝被杀后另立新君,加上袁绍忙着控制北方,并没有听取王允建议,如果王允没有一点后手,靠什么来忽悠吕布,还不想赦免西凉军,就靠给吕布封官就可以为所欲为吗?能隐忍到这个时候爆发,不是个傻子
比考科三还变态,100满分90及格,那时候已经不是你这个题目完美做对了就行了,是整个考试你最多有一个小失误,基本上要全做完美才能及格(续命),稍有差池万劫不复,别总以为改变一件两件事就能让历史的车轮减速变向[doge][doge]
机会有,但是即使中央稳了,地方也会割据,类似唐朝。如果要测底翻盘,要么有个政治手腕特别高的皇帝,要么有个很能打的皇帝。
跟方孝孺黄子澄一样
王允不把董卓余孽逼急了,就有时间回转
【阿瞒:乱天下的一定是何进。】但阿瞒只猜中了开头,董卓进京不走,各方势力肯定在博弈。至于世族首领的袁家家主袁隗,久历官场,应该有政治眼光(至少比当时的袁绍强),董卓要换皇帝,肯定是以袁隗为首的世族大家同意的,无外乎给武人董卓一个名分,治理朝政的人事、行政、任免、财政权还在世族手中,东汉帝国各地诸侯基本都是自己门生故吏和世族大家把控(除了个别地方在宗室手里),而袁绍也在冀州渤海郡,董卓实力太弱,完全闹不起来。袁隗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随时都可以掌控局势。不料董卓发疯,滥用武力,直接摧毁了洛阳,灭了袁家满门(除了袁术提前逃到南阳),也彻底祸乱了天下。
想多了,汉献帝能做主就轮不到王允在那里唧唧歪歪了
历史都是活人编写的,若在场人合谋一个局,不论真假都是事实。
很奇怪,汉献帝毫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