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云南一位96岁退休教师郝珍富去世后,学校整理资料时意外发现,这位老教师竟然在解放战争中获得过3次特等功,还亲手结束了解放战争,成功活捉了国民党陆军副司令汤尧。网友得知后纷纷表示惊讶,有人评论:“三次特等功?这简直是个神一般的存在!” (信源:环球时报2024年9月24日——三次特等功!直到逝世,人们才知晓这位战斗英雄的故事……) 一位96岁的老人,平静地走完了人生旅程,身后却留下了一段足以震撼人心的传奇。 没有惊天动地的告别,没有感人肺腑的遗言,他就像一片落叶,悄无声息地回归大地。 在昆明学院,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他默默无闻却有着非凡的过往,他的名字叫郝珍富,一个不为众人所知的英雄! 在别人眼中,他只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和普通的退休干部没什么两样。 在他简朴的生活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英雄史诗,郝珍富生于1928年山西长治的一个贫困家庭。 他幼年丧父母,童年在苦难中度过,只得为地主工作以勉强度日,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他渴望着改变,1946年解放军的到来为他带来了希望之光。 刚满18岁的郝珍富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这支为人民自由而战的军队,自此将青春和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 他南征北战,参加过上党、淮海、渡江以及解放西南等众多关键战役,在枪林弹雨中迎接新中国的曙光。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郝珍富带领全班勇猛抵抗敌人,即便身受重伤,他仍旧坚守岗位直至战斗结束。 那些残留在身体里的弹片,每逢阴雨天气都提醒他那段峥嵘岁月。 在西南战场,作为排长的他立下赫赫战功,活捉了国民党副司令唐尧,加速了敌军的溃败。 郝珍富的军旅生涯光彩夺目,荣获三次特等功、两次大功和两次三等功,并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但这些荣誉他从未对外人道。 转业后,郝珍富从1978年开始先后在昆明的中学和大学任教,无论被分配到何处,他总是欣然接受,从不计较个人利益。 他将教育作为自己的第二战场,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子。生活上的郝珍富异常俭朴,与老伴住在70平米的旧房子内,家具破旧,日子清贫。 尽管学校多次提出为他更换更好的住所,他总是谦逊地拒绝,希望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 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和那些为祖国捐躯的伙伴相比,自己的付出显得微不足道,这平淡无奇的言辞中,却流露出一位资深军人对战友的无尽哀思和对自己业绩的淡然处之。 过着朴素的生活,但郝珍富却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屡次向贫困地区捐助财物,还教导子女要有慈悲之心回馈社会,他从自己的微薄积蓄中拿出私房钱,支持子女在驻村帮扶中援助一家贫困蕉农,助力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对于这些善行,他总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求任何回报。郝珍富的谦逊和无私,感染着周遭每一个生命。 他的同事们敬仰他,视他为纯粹的共产主义者,对党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他的家庭成员尽管对曾经的他的英勇一无所知,却从他的点滴行为中领略到了他的崇高精神。 郝珍富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杰出导师。他通过身体力行,示范给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长子郝刚高考未捷,希望父亲能利用旧日关系助他一臂之力进入军事学院,却被父亲断然拒绝,郝珍富告诫儿子投身军旅是为了保家卫国,非为个人前程。 二子郝昆年幼时偶然得知父亲的英勇事迹,满心欢喜地想要与父亲分享,却遭到制止,郝珍富坚信,过去的英勇仅仅是他职责所在,没有什么值得夸耀。 他从不讲述自己的过往,而是经常将英雄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以此鼓舞孩子们。 郝珍富的静默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了种子。他们虽未继承父亲的军功,却继承了他的优秀品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为社会贡献力量。郝珍富的生活平凡至极,然而他的人生却充满传奇。 他历经战火,承受和平年代的洗礼。他始终铭记党员的责任,付出无求回报,不事张扬,成就显赫。 英雄无需多言,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郝珍富的事迹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情操,向我们揭示了何为真英雄,他以一生的实践,演绎了“功成身退,名就藏”的深刻内涵。
感人!云南一位96岁退休教师郝珍富去世后,学校整理资料时意外发现,这位老教师竟然
事友看过
2024-12-17 17:21:55
0
阅读:182
用户11xxx14
阿弥陀佛,老奶奶巾帼不让须眉,致敬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