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茅台酒滞销,工资都停发了。茅台找银行贷款,但却没东西抵押。厂长季克良厚着脸皮,到处借钱,最后在遵义一个县借到了钱,把工资发了。当时是因为山西有个假酒案,毒死了20多个人,搞得人心惶惶的,所有的酒都卖的不好。 信源: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称48年为工作喝2吨茅台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茅台,谁不知道? 哪怕没喝过,也听说过它的大名。 高端大气,商务聚餐必备,既可珍藏又适合投资,妥妥的“液体黄金”。 但它曾一度徘徊在悬崖边缘,时至今日,每当茅台的批发价格波动,便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人们议论纷纷,有人揣测着资本市场的风向转变。 茅台这家企业的发展历程,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跌宕起伏。 记得1998年,中国白酒行业遭受了一次罕见的重创——山西朔州假酒案。 假酒案导致的20多人死亡、数十人中毒的悲剧,让消费者惊恐不已纷纷远离白酒,市场一时间如同进入严冬,茅台酒虽然在当时已小有名气,却也无法独善其身。 在那场风暴中,经销商纷纷逃离,茅台库存高企,财务困境使得工资都难以为继,当时的茅台就如同门前那条冷清的道路,甚至连飞鸟也不愿驻足。 而当时掌舵茅台的季克良,肩上的压力重如泰山,他四处筹措资金最终在遵义一个县政府的救济下,才勉强维持了企业的运转。 这场危机不仅暴露出白酒行业监管的疏忽,也使茅台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的紧迫性。季克良这位出身普通的大学生,成就了茅台集团的传奇,实属不易。 将一生都倾注在了茅台,说是茅台的精神领袖也不过分,季克良的酿酒技艺精湛,管理营销也颇为在行。 坚守“以酒会友”的理念,每天都要品尝各种茅台酒,确保品质无懈可击。他还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白酒的魅力。 他风趣地说自己喝过的茅台可以装满两吨,价值数千万,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对茅台的真挚情感,在季克良心中根深蒂固。 正是因为有了他,1998年的假酒危机中茅台才能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他四处奔波筹措资金,保证企业正常运转。还成立了销售公司,派遣销售人员到全国各地洽谈合作。 当时茅台酒的利润微薄,每瓶仅赚取1-2元,对经销商的吸引力有限,但季克良和他的团队并未放弃,他们最终说服了一些经销商,共同踏上艰难的复苏之路。 为了感谢这些经销商的信任和支持,季克良在2005年一位长期合作的北京经销商去世后,亲自撰文悼念,以此表达对这位战友的深切怀念,这篇文章也成为了茅台和经销商之间深厚情谊的标志。 贵州的高山流水之间,有一种独特的香悠远而醇厚。 这是来自茅台,一种有着数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国酒。它始于远古的枸酱,经丝绸之路走出国门,于民国时期在“三茅”的激烈竞争中蜕变,特别是赖氏的“回沙”秘技,为茅台今日的辉煌奠定了基石。 无数的酒厂试图窃得茅台的光辉,但始终无法触及其边缘。 因为茅台的灵魂,源自特殊的风土、气候、水源,以及那份家族代代相传的匠心,这是世间无可复制的珍奇。 1915年在巴拿马的万国博览会上,一瓶茅台不经意地摔落,破碎的瓶子释放出的香气征服了全场,夺得了金牌,茅台从此名扬四海。 建国之后,茅台成为我们国家的瑰宝,成为文化的代表。 1998年,假酒风波差点将茅台推向深渊,市场几近停摆,面对生死存亡,季克良带领团队展开了惊天的逆袭。 他们组建销售公司,派遣精英团队深入全国各地,与销售商一对一沟通与谈判。 当时,市场对白酒充满戒备,茅台虽身披高端外衣,但为了生存不得不将利润压缩至极限,每瓶酒的盈利微乎其微。 尽管如此,经销商的兴趣依旧寥寥。 但茅台的销售团队并未放弃,以坚韧和诚恳为武器,终于赢得了一些经销商的信赖,开始尝试推广茅台,这是一条荆棘密布的道路却也是一道微亮的曙光。 为了进一步巩固品牌地位,茅台不断探索创新的营销策略,广告遍及各主要城市,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型事件也见其身影,使越来越多的人对茅台有了更深的了解。 对于开设专卖店的商家,茅台更是给予了各种支持和补贴,共建共享的销售网络逐渐形成,在市场上,茅台的地位崇高,但并非安枕无忧。 它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挑战,价格的巨大波动,从千禧年的200元一瓶到如今拍卖会上动辄超过6000元的天价,其投资价值自不必说。 高价也导致市场上“一瓶难求”的局面,假酒横行,茅台必须时刻警觉,在保证产品真实优质的同时巧妙调节市场供需,并严厉打击伪冒产品,捍卫自己的品牌声誉。
1998年,茅台酒滞销,工资都停发了。茅台找银行贷款,但却没东西抵押。厂长季克良
事友看过
2024-12-17 14:58:35
0
阅读:13520
又鸟飞马户叫
歪瓜裂枣的地方出奇果。哪个国家不是科技企业值钱?某些地方居然卖酒的受捧……
奔腾年代 回复 12-18 01:29
法国首富是路易威登酩轩老板,公司就是卖时装、皮包、香水、酒水和各种奢侈品的,要不要也感慨下?对了,在马斯克以前,他还连续好几年是世界首富。
萧将
给军队喝,,这是金招牌
用户43xxx05
东西都是靠资本炒起来的。
未来的我在过去
13年塑化剂事件。说明每隔一个经济周期都会出现质量下降的大事件,都会有一批黑心商人搞事情。所以都2024年了,最多到2030年,肯定会有新的白酒行业大洗牌,这次茅台不知道还能不能扛得住。
用户14xxx56
曹德旺就是在哪时买的发财
刀尖马快
上世纪九十年代茅台连前十都排不上,不要自欺欺人好不好?
zyr17
98年的假酒案,汾老大走下王座,茅台五粮液才起来,时间也只有20多年。印象当时基酒全国80%以上产量在山西,全国酒厂都是去山西采购基酒。因为中国白酒基本依靠红高粱,红高粱这玩意儿,当时只有华北西北大量种植。现在川贵开始吹自己的矮秆糯高粱各种好单宁丰富了,其实根本无法入口,只能作为饲料。北方梗高粱好歹人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