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一位90后村官历经艰辛,成功为村子争取到了1000万的修路资金。

事友看过 2024-12-17 17:21:51

2023年,江苏一位90后村官历经艰辛,成功为村子争取到了1000万的修路资金。就在工程即将启动之际,一名村民以自己家的树木位于道路规划线上为由,狮子大开口,直接向村官索要20万元作为赔偿。 信源:“快嘴”小李回村记:90后回村当支书 带领村民“搞事情”——北青网2024-05-03 2023年12月,一条关于9棵树、20万和一台挖掘机的视频在网上爆火。 视频的主角,是一位被称为“小李书记”的90后村官,名叫李浩。 他推倒树的举动,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人叫好,有人质疑。 回溯至2021年的春节期间,李浩已经小有名气,风华正茂的他年方31,在都市的商海中搏击风浪。 在春节欢腾的氛围之下,李浩的心头却萦绕着一缕挥之不去的寂寥,这份寂寥源自于他出生的故土——淮泗村日渐萧条的景象。 节后,村里的年轻人流向城市谋生,留下的只有垂暮的老者和年幼的孩童,村庄彷佛一台朽坏的机器,生机荡然无存,只余沉重的喘息。 李浩心中泛起童年的记忆,那时父母长年在外,他孤单一人成长,满是寂寥。 他思索着:若乡村能重现生机,年轻人是否就不必离乡背井?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他的心中酝酿:返回故里,投身乡村建设,改变家乡的现状。 春节过后,李浩毅然舍弃城市的事业,重返淮泗村,他从最基层的职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终以高票当选为马头镇下属村庄的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从“李老板”到“小李书记”,身份的更迭意味着责任的递增。 致富之路,始于道路建设,但对于淮泗村这样的偏远山村,道路并非唯一关键,更为重要的是寻觅到一条可持续的致富之路。 李浩深思熟虑后,决定携手村民共同开展豆制品加工业。 这些家常的豆制品如豆皮、豆油等,生产门槛不高,市场需求广泛,是理想的产业发展方向。 李浩深谙产品品质的重要性,对生产流程严格要求,从原料挑选到产品包装,每一环节都力求尽善尽美,坚持不用一颗劣质黄豆也不容许丝毫的短斤缺两。 亲力亲为,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达到标准。销售方面,李浩亦展现出了他的才干。 他驾着车到各个集市推销产品,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开启直播销售,在直播间他卸下书记的身段,变身为充满热情的主播,与观众互动推介自家的豆制品。 这种平易近人的策略,迅速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也使淮泗村的豆制品逐渐赢得了市场,李浩带领下的豆制品团队日益壮大,从最初寥寥数人发展到逾三十人的团队。 那一年村里的总收入飙升至800万元以上,村民们的生活水准显著提升,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愈发红火。 更值得庆幸的是,一些远赴他乡的青壮年看到家乡的巨变,纷纷选择归来,投身家乡的建设,曾经沉寂的淮泗村,如今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淮泗村逐步繁荣的背后,交通难题成了制约村庄向前发展的桎梏。 为破解这一困境,李浩四处奔波,不懈努力,最终筹措到1000万资金用于道路建设,当施工队准备启动修路工程时,却遇到了意外的波折。 道路规划线上挺立着9棵树木,而这些树木正为村民胡老板所栽植。 李浩找到胡老板协商,一开始温和耐心地解释修路的意义和价值,胡老板却张口索要20万作为赔偿,否则道路上的树木绝不动分毫。 胡老板的强硬态度和威胁令李浩意识到沟通无望,于是果断下令使用挖掘机清除障碍。 随着树木的纷纷倒下,村里的居民对这一幕感到震动,社区内对李浩的行动看法不一,既有批评之声,也有对他决断的赞同。 网上流传的李浩砍树视频,更是引发了公众的激烈讨论,有的点赞其果敢,也有的质疑其冲动。 这个事件似乎简单,却展现了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错综问题。 胡老板私自占用公地种树,本身已是不当,而其高价索赔及威胁,更显得蛮不讲理;李浩虽快速解决了问题,但其强硬手段亦引发公众分歧。 在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评价其行为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成为了一个话题,乡村振兴的路上如何兼顾公共发展和个体利益,成为一大思考课题。 乡村的发展需要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同时,确保个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李浩面对的9棵树问题,仅是乡村振兴长路上的一个小坎坷。 要让淮泗村真正焕发新颜,前路还有很多挑战等待去迎战。 他必须帮助村民培养更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年轻一代回归家乡创业。 这条道路注定充满着各种考验,但李浩坚信只要坚持努力,必定可以带领着淮泗村迈向更加繁荣的明天。

0 阅读:141
事友看过

事友看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