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林一男子把银行给告了!他父亲去世后,男子整理遗物时看到存折,父亲竟然没花过钱!男子就想取出存折内的存款,银行却表示:存折销户,钱被取走了!可存折上没有任何支取记录,怎么会这取走? 温鹏(化名)踏上了回乡的小路,脚下是熟悉的泥土气息。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小山村了。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让他几乎忘记了故乡的模样,直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传来,才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匆赶回。 拐过几个弯,终于看到了自家的老屋。斑驳的土墙,褪色的木门,屋顶上爬满了青苔。院子里杂草丛生,显然已经很久没人打理了。温鹏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踏入堂屋,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父亲生前的痕迹。墙角堆放着几捆晒干的稻草,那是父亲准备编草鞋用的。桌上还摆着饭碗,看来是父亲最后的一顿饭。 温鹏的眼睛湿润了。他缓缓走向父亲的卧室,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淡淡的中药味扑面而来。床头柜上摆着几个药罐,里面残留着些许药渣。床上的被褥整齐地叠放着,仿佛在等待主人归来。 父亲去世已经3年多了,但温鹏一直没有勇气面对这个充满回忆的房间。每次路过,他都会不自觉地加快脚步,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被汹涌而来的思念淹没。然而,今天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完成这项任务。 当他翻开父亲的旧衣柜时,一本泛黄的存折从衣服堆里滑落出来。温鹏好奇地拾起存折,翻开一看,不禁愣住了。这是一本21年前的存折,上面清晰地显示着5万元的存款,而且这笔钱似乎从未被动过。 温鹏突然想起,这是他在21年前刚开始工作时,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特意存入父亲账户的一笔钱,让父亲随便花,花完再续上。没想到,父亲竟然一直没有动用这笔钱。 回忆起父亲生前节俭的生活方式,温鹏心中涌起一阵酸楚。父亲总是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舍不得买新东西。即使有了这笔钱,他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仿佛这笔存款从未存在过。 怀着激动的心情,温鹏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了存折上记载的银行。他将存折交给柜员,期待着能取出这笔意外之财。然而,柜员查询后却告诉他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这笔存款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被取走了。 "这怎么可能?"温鹏难以置信,"存折上明明显示钱还在啊!" 柜员解释说,根据银行的电子记录,这笔钱已经在存上的第二个月被异地取出。但当温鹏要求查看取款凭证时,银行却表示由于时间太久远,无法提供相关证明。 一股强烈的愤怒和失望感涌上心头。温鹏的脸涨得通红,他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他深深地相信,父亲绝不可能悄悄取走这笔钱而不告诉家人。 父亲一生为人正直,从不做偷偷摸摸的事情。更何况,这笔钱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真的被取出,父亲不可能不提及。 接下来的几天里,温鹏多次往返于银行和家之间。他试图与银行的不同部门沟通,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然而,每次得到的都是相同的回答: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提供。银行工作人员的态度从最初的耐心解释逐渐变成了不耐烦的应付,这让温鹏感到更加沮丧和无助。 夜深人静时,温鹏常常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回想着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到任何可能与这笔钱有关的蛛丝马迹。然而,越是思考,他越是确信父亲不可能私自取走这笔钱。 在与银行多次交涉无果后,温鹏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找回5万。他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开始了漫长的诉讼过程。 案件的焦点很快集中在了几个关键问题上:存折是否可以作为有效的存款证明?银行的内部电子记录是否具有足够的证据价值?在无法提供取款凭证的情况下,举证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一审法院经过慎重考虑,最终支持了温鹏的诉求。法院认为,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有责任保存完整的交易记录。在无法提供取款凭证的情况下,仅凭电子记录是不足以推翻存折上的记载的。 然而,银行不甘心就此认输,决定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过更加详细的调查和论证,最终维持了一审判决。😊 (案例来源: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