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八路军3名叛徒以聚餐名义,将17团40多名干部包围在会议室,随后3名叛徒

超哥评历史 2024-12-14 15:01:59

抗战中,八路军3名叛徒以聚餐名义,将17团40多名干部包围在会议室,随后3名叛徒带着2000多人投靠了汤恩伯,汤恩伯给予3人高官厚禄,本以为飞黄腾达,然而,他们3人的结局并不好。 1939年12月11日傍晚,安徽萧县,八路军17团驻地一片祥和,可就在这祥和表象下,暗流涌动,危险悄然来临… “真是可恶!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干脆反了得了!”耿蕴斋喊了一声。 “小点声,担心隔墙有耳。”吴信容赶紧做了个“嘘”的手势,然后一起看向了17团团长刘子仁:“刘哥,弟兄们都跟着你混,你给句话吧。” “把部队带出去!”刘子仁牙一咬,随后和两人约好了具体细节,就离开了。 那么这三人究竟为何放着好好的八路军战士不当,非要选择当叛徒呢?这还要从三人当中的“带头老大哥”刘子仁说起。 刘子仁是河南永城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子仁回到老家拉出了一支队伍,打出了“抗日救国”的旗号,因为刘子仁曾经有过带兵的经验,所以部队一度被他带得有声有色,刘子仁也大有一副自己是“天下良将。举世无双”的架势。 然而,日军的到来很快打碎了他的美梦,自从1938年日军占领永城之后,刘子仁就屡战屡败,他甚至有些怀疑人生了,最后他觉得自己一个人这么搞还是不行。于是就决定加入新四军。 耿蕴斋和吴信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在加入我军之后,刘子仁成了新四军游击支队1总队副总队长兼一团团长。 而吴信容是八路军四纵队6旅副旅长兼18团团长,而耿蕴斋则是特务团团长,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后来奉上级命令,刘子仁的部队进入了八路军,他担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六旅17团团长。可以说这三人的职位都不低,只是这三人在我军里都很不满意。 因为之前没有加入我军的时候,这三人在自己的部队里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还带着一些坏习惯,比如每次打仗之前都要喝酒,请算命的大师算一卦。看看能不能出兵在打,甚至队伍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女兵连”,这些女兵有时会发生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这些事情在我军都是被严厉禁止的,我军在收编这三个人的部队时,就已经剔除了一些人,又三令五申打仗前不许喝酒,不许搞迷信活动,对待女同志要尊重,让这三人内心都非常不高兴。 耿蕴斋和吴信容两个人比较肆无忌惮,经常在部队里发牢骚,还屡次违反纪律,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决定对耿、吴二人采取措施,八路军四纵队6旅政委吴芝圃来到17团驻地,找来刘子仁,将任务交给了他。 刘子仁是一个心机深沉的人,虽然他心里也对我军不满,但是却没有宣之于口,所以吴芝圃认为对方可以信任。 耿蕴斋、吴信容和刘子仁私下里关系很不错,耿、吴两人还认了刘子仁当大哥,看到刘子仁过来通知说我军要对他们采取措施,当下气得七窍生烟,三人一合计,就决定将部队拉出去,继续做山大王。 当天晚上,三人就借着聚餐的理由将17团的40多名干部包围在会议室,包围完成之后。他们认为三人已经是瓮中之鳖,就去吃饭去了。 不过八路军干部显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以蔡永、周大灿、廖云辉三人为首,聚在一起,商议如何逃离。最终,这群八路军干部借口闹肚子从里面冲了出来,试图夺取机关枪。 就在他们要成功的时候,刘子仁回来了,他脸色瞬间惨白,立刻指挥自己的士兵向这些人开枪。 刘子仁的士兵最终还是开了枪,周大灿、廖云辉牺牲,蔡永头部中了一枪,最终刘子仁三人带着士兵叛逃。 除了周大灿和廖云辉之外,还有十几名干部也壮烈牺牲了。 三人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想要的自由,然而三人投奔汤恩伯之后,表面上得了高的职位,实际上却被管得更严了,也根本得不到信任。 1942年,吴信容的病越来越重,临终前他告诉自己的弟弟吴信元要回到革命队伍当中去,他对脱离八路军无比后悔。 刘子仁也面对同样的问题,但是这位“老大哥”脾气比较大,看汤恩伯也不信任自己,索性就投靠了日军,日本投降后,又投靠了国民党。 1949年12月25日,刘子仁在巴中起义,然后被人打死。 耿蕴斋的结局要好一些,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将家眷送到了延安,解放战争一开始,他本人也逃到了延安,最终他得以善终。 这三人原本都有光明的前途,却因为自己的自私和短视而断送了,自己也成了人人唾骂的叛徒。他们没有坚定的信仰,只想着自己舒服,最后误入歧途,付出了沉重代价。

0 阅读:18
超哥评历史

超哥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