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侦察连曹殿珍抓到一可疑之人,经审问对方竟是南朝鲜营长,于是就

超哥评历史 2024-12-13 16:44:56

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侦察连曹殿珍抓到一可疑之人,经审问对方竟是南朝鲜营长,于是就将他带到团政委张镇铭跟前,谁料张镇铭看到被五花大绑的人之后,惊讶不已,脱口而出:“怎么会是你?” “快,快点走,快点走!”1951年元旦,中国人民志愿军阵地,战士们正在为第三次战役做着准备。 1950年12月24日,美军在战场上接连失败,被迫退到了“三八线”附近,此时美军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一方面和志愿军进行谈判,另外一方面加紧准备武器弹药,准备凭借武器上的优势将志愿军一举击溃。 面对美军“虚谈实打”的方式,志愿军的指挥者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经上级同意后决定发动第三次战役。 不久,志愿军340团1营3连奉命赶赴泽川车站,阻击南朝鲜军的南逃行动,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泽川车站虽小,却是汉城通往三八线的重要枢纽,敌军的逃跑路线必经于此,是个绝佳打伏击的地点。 3连顶着风雪,连续19小时突破敌军多道防线,最终按时抵达车站周边。他们迅速展开侦查和部署,分兵两路,向车站两侧的制高点发起攻击。激烈的交火中,3连战士凭借顽强意志和精准火力,成功控制住周边阵地,为伏击奠定了优势。 很快,北面公路上传来阵阵引擎声。十余辆满载南朝鲜军的卡车驶来,车上的士兵显然未察觉危机,自认为逃出生天。就在车辆进入伏击圈的一瞬间,3连战士以猛烈火力发动攻击。密集的子弹呼啸而至,车辆被击中起火,浓烟四起。车上的敌军仓皇跳车,但面对居高临下的精准射击,他们几无立足之地,死伤惨重。 然而,情况并未如计划般顺利。泽川车站作为战略要地,很快吸引了南朝鲜军的主力部队增援。一场激烈的拉锯战打响,敌军凭借数量优势试图反扑,而3连战士则依托地形优势寸土不让。双方在弹雨交织中交锋,战斗异常惨烈。 最终,3连歼敌300余人,成功迟滞了敌军行动。然而,由于未能完全控制铁路线和公路,南朝鲜军的三个师团主力得以逃脱。尽管如此,3连的勇敢阻击为后续作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战至1951年1月8日,志愿军已将敌军驱赶至北纬37度线附近。考虑到深入敌后可能引发侧后夹击的危险,志愿军果断停止追击,避免重演“仁川登陆”的悲剧。至此,志愿军突破三八线,歼敌1.9万余人,解放汉城,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圆满结束。 不过第三次战役期间,发生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在与南朝鲜军作战时,侦察连的曹殿珍发现了一名可疑人员,他将对方带到了团政委张镇铭跟前。 曹殿珍带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来到了团政委张镇铭面前,张镇铭看到被绑着的人之后,吓了一跳,脱口而出:“怎么会是你?” 曹殿珍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咯噔”一声,难道政委认识这个人,自己抓错人了不成? 他立刻看了一眼和自己同来的战士,那名战士也觉得非常奇怪,在过来见团政委之前,他们分明已经对这个人进行了审讯,对方承认自己是南朝鲜军一个炮营的人。 曹殿珍还是开口问了:“政委,你认识这个人?” 张镇铭看到曹殿珍眼里的神色,知道属下大概率是误会了,于是就笑着说:“我将他认成郭参谋长了,之前还跟他一起睡在了一个草垛旁边。” 曹殿珍不禁想起了最初发现这名南朝鲜营长的情形,自己也笑了起来。 当时曹殿珍正在进行早间巡逻,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他正在睡觉,身上披着一件美军的大衣。曹殿珍也将此人认作了郭参谋长,只是觉得稍微有点奇怪,因为郭参谋长是一个很节俭的人,按理说不会直接将衣服穿在身上,可是当他看到鞋子十分合脚且油光锃亮的时候,立刻脸色就变了,他示意旁边战士戒备,随后喊了一声:“不许动!” 这人被一声断喝给叫醒了,旁边的志愿军战士也被曹殿珍这一声给吓了一跳,但他意识到曹殿珍一定是发现了什么,所以没有作声。 对方刚醒过来,明显有一点迷糊:怎么回事…睡个觉… 紧接着他就看到了黑洞洞的枪口,脸色突然一变,想要再反抗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束手就擒。 曹殿珍将发现这名南朝鲜营长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张镇铭听到之后,将曹殿珍夸赞了一番,最后众人就都回到了他们各自的工作岗位。 这件事虽然是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趣闻,但是这件事背后所展现的,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战斗胜利的决心。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战争,战略武器上的悬殊让人感到无比头疼,美国有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通讯装备,而新中国刚刚成立,装备都非常落后。除了装备之外,天气也是一个巨大的困难,朝鲜的天气非常寒冷,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御寒装备严重不足,在严寒当中,很多志愿军战士都冻得瑟瑟发抖。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军队可能就失去了战斗的勇气,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钢铁一样的军队,这些困难都打不倒他们,在零下25度的严寒里,志愿军成功地将美国人给赶到了三八线以外。 抗美援朝所取得的胜利彻底打响了新中国的名号,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前,有不少国家对刚成立的新中国持悲观态度,认为新中国并不强大,但此战之后很多国家改变了对新中国的态度。

0 阅读: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