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惜物 陶侃,东晋贫士,为官廉且俭。督造舟楫,木屑竹头,皆令收贮。值冬雪,道泞

文化自家讲谭 2024-12-10 20:27:34

陶侃惜物 陶侃,东晋贫士,为官廉且俭。督造舟楫,木屑竹头,皆令收贮。值冬雪,道泞难行,侃使铺木屑于途,行路遂便,众皆叹服。及修船缺钉,又命取竹头削为钉用之,船得缮完。其居家亦简素,常训人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以是身先垂范,上下皆效。位高而不移其志,俭德昭彰,为世楷模,遗范后人,使知惜物崇俭,善用资源,其德可风,其行可传,永为鉴戒,千古流芳。 译文: 陶侃惜物 东晋乱世,陶侃出身贫寒,却凭借自身的坚毅与才华,在仕途上崭露头角。他一生为官清正,其节俭之风,仿若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个奢靡的时代。 陶侃在军中任职期间,负责督造战船。工匠们忙碌于巨大的造船工程,木屑纷飞,竹头散落。看着这些造船剩余之物,陶侃心中并未有丝毫轻视,他目光坚定,下令士兵务必将木屑和竹头悉心收集起来。士兵们虽有些不解,却也不敢违抗军令,只得照做。 日子在军务的繁忙中悄然流逝,寒冬降临,大雪纷飞,军营中的道路被积雪覆盖,泥泞湿滑,士兵们行走极为不便,时常有人滑倒受伤。陶侃见状,立刻命人将收集的木屑均匀地铺洒在道路上。木屑轻柔地覆盖在积雪与泥泞之上,瞬间形成了一层干爽的路面。士兵们走在上面,脚步不再踉跄,原本因湿滑而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有序的行军步伐声,军营的秩序得以迅速恢复。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对陶侃的远见卓识钦佩不已。 又逢战舰修缮之时,所需铁钉数量众多,供应却一时短缺。陶侃从容不迫,指挥士兵将囤积的竹头取出,熟练的工匠们将竹头精心削制成一枚枚坚固耐用的竹钉。这些竹钉被巧妙地镶嵌进船板之中,稳稳地固定住船身的每一处结构。一艘艘战舰在竹钉的加持下,坚固如初,顺利下水,扬帆起航于江河之上,守护着东晋的疆土。士兵们望着重新出征的战舰,心中对陶侃的节俭智慧更是充满了敬意。 陶侃的行为并非偶然,他深知物力维艰,一丝一缕皆来之不易。在他的家中,没有奢华的装饰,没有珍奇的宝物,日常起居简单朴素。他常告诫家人与下属:“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他看来,节俭并非是吝啬,而是对资源的敬重,对生活的敬畏。 陶侃身处高位,却能始终坚守节俭之道,不为世俗的奢华所动。他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在军营中,士兵们以他为榜样,珍惜每一粒粮食,爱护每一件兵器;在民间,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百姓们纷纷效仿,倡导勤俭持家。陶侃的勤俭节约、物尽其用,不仅为他的家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为后世树立了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时刻提醒着人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应珍视资源,传承节俭之美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0 阅读:0
文化自家讲谭

文化自家讲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