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都无法解释!”2008年汶川地震来临前,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不抓教学,却让全校师生练习紧急疏散演练,还多次申请资金改造教学楼,许多家长非常不满,扬言就要举报,直到汶川地震来临,所有人才恍然大悟。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一所普普通通的乡镇中学,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2300多名师生在短短1分36秒内全部安全撤离,竟无一伤亡!这背后是校长叶志平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付出。 叶志平1953年出生于四川一个贫困家庭,幼时的贫困让他深刻领悟教育的力量,立志成为一名教师,1995年他成为桑枣中学校长,然而学校的教学楼,却是一栋名副其实的危楼。 叶校长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固教学楼,在当时唯升学率是从的年代,这样的举动被许多人视为不务正业,但在叶志平看来,学生的生命安全,才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十年间叶志平四处筹钱,带领师生一点一滴改造危楼,老教学楼焕然一新,新教学楼也拔地而起,每一块砖甚至每一根钢筋,都凝结着这位校长的心血。 光有坚固的硬件还不够,叶志平深知面对突发灾难,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疏散预案,从2005年开始,他在全校推行各种紧急疏散演练,从每周一次的小练习,到每月一次大练习,再到每学期一次的大演练,全校2300多师生,按照各自的撤离路线,快速有序地疏散。 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叶校长的良苦用心,一些家长抱怨他不抓教学,甚至扬言要举报,但叶志平始终不为所动,他坚信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举措,终有一日会发挥关键作用。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骤然爆发,大地颤抖山河破碎,校园内一片惊恐,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桑枣中学2300多师生,在短短1分36秒内全部安全撤离。 当叶志平冒着余震赶回学校时,映入眼帘的是平安无恙的孩子们,这一刻他泪流满面,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有很多人认为叶志平是穿越者,能够预知地震,但他的先见之明不是来自玄学,而是源于对学生生命安全的无比重视,以及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叶志平的坚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各方质疑和压力,他没有退缩,而是以更加坚定的行动回应,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教书育人,在他眼中所谓务正业不是单纯追求升学率,而是要真正把学生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2011年年仅57岁的叶志平因病去世,他的精神和他的坚持,他用生命书写的教育真谛,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叶志平是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但他的一生却像一束光,照亮了教育的意义和方向,他告诉我们,所谓教书育人,既要传道授业,更要守护生命,既要关注分数和升学,更要用爱筑牢安全的堡垒。 让我们向叶志平校长致敬,他不是超级英雄,只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心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但正是千千万万这样普普通通的教育者,用执着和坚守托起了祖国的未来。 如今桑枣中学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叶志平的精神也在这里开花结果,愿天堂里的叶校长,能够看到,他用生命点亮的火炬,正在一代代教育人手中传递,照亮更多孩子的前程。 长江网 2015-06-16——《我们需要向“未雨绸缪者”致敬》
“科学都无法解释!”2008年汶川地震来临前,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不抓教学,却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4-12-10 20:26:3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