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浙江临海,女子远房亲戚问她借10万,说好一年1万利息,因亲戚不识

兰亭说事 2024-12-04 14:57:16

2021年7月,浙江临海,女子远房亲戚问她借10万,说好一年1万利息,因亲戚不识字,由其儿子代为写借条。但亲戚还4万后,就说已经还完,还不承认借条上内容。女子在3年内4次起诉,均无果后,崩溃大哭。法官审理证据发现疑点,请来一个人,顺利扭转案子走向。 (信息来源,法治天下) 董玉莲是许仙女的远房亲戚,2021年的时候,因其家里生意周转不开,便向她开口借钱。当时看在多年的亲戚情分上,许仙女没有任何犹豫便答应了。由于董玉莲本身不识字,借条就由她的儿子李军海代为书写。借条内容明了:10万元本金,每年1万元利息,一年期满归还。借条上,李军海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钱借出时,董玉莲千恩万谢,拍胸脯保证一定守信用。 一年时间转瞬即逝,董玉莲如约送来了3万元。她解释称,2万元是还本金,剩下的1万元是利息,然后希望许仙女本人修改,借条上的金额为8万元。许仙女爽快答应,没多想便按照她的意思做了。两年后,董玉莲再次送来2万元,这时欠款只剩下6万元。可就在许仙女以为马上借款就要收到时,问题出现了。 当她再次催款时,董玉莲却矢口否认还欠钱。她甚至说借条早被撕毁,借款早已清偿完毕。许仙女拿出修改后的借条,试图证明她的说法。没想到,董玉莲的态度更加坚决,还声称借条并非自己或家人书写,根本不存在效力。这下,许仙女傻眼了——难道多年亲戚情分就这么脆弱? 无奈之下,许仙女选择将董玉莲告上法庭。然而,第一次起诉并没有成功。董玉莲的儿子李军海当庭否认,借条是自己书写,并申请笔迹鉴定。结果显示借条上的字迹,与李军海的笔迹差异明显。许仙女眼看证据不足,只能无奈撤诉。 不甘心的她接连提起第二次、第三次诉讼,但由于证据链不完整,法院始终无法支持她的主张。许仙女开始怀疑自己,那段时间,她为这件事夜不能寐,甚至几次在法庭外崩溃大哭。亲朋好友也劝她算了,毕竟是亲戚,何必闹得这么难看? 可每次她想到,当初满腔信任借出的那10万元,她就咽不下这口气。为了扭转局面,许仙女第四次起诉,这次她主动委托鉴定机构,进行笔迹鉴定。结果表明,借条确实是李军海所写。但由于这份鉴定是她单方委托的,法院仍不采信。 就在许仙女几乎绝望之时,案件法官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端倪。法官注意到,董玉莲母子在法庭上的陈述前后矛盾,有意模糊借条的真实性问题。为查明真相,法官建议由法院正式委托权威司法鉴定机构重新鉴定。经过层层手续,最终鉴定结果明确指出,借条确实出自李军海之手。 真相大白,法院最终支持许仙女的诉求,判决董玉莲归还6万元本金及相应利息。同时,由于董玉莲及其儿子多次在法庭上作虚假陈述,严重妨碍司法审理,母子二人分别被处以1.5万元和2万元罚款。看到结果的那一刻,许仙女悬着三年的心终于放下了,她流下的泪水里是委屈,也是解脱。 这场借款纠纷从最初的亲戚帮扶,到最后的法庭对峙,令人唏嘘不已。许仙女虽然拿回了自己的钱,但这份亲情却因此彻底破裂。她也深刻明白,借钱这样的事情不能单凭情感冲动,必须讲究法律程序。 从这个案例中,普通人可以汲取许多教训。借款时,借条必须写得清清楚楚,不但要有借款人签名,还应尽量避免由第三人代签。对于不识字的人,可以通过按手印或公证的方式,确保借款事实的真实性。还款时,则要注意保留收据或修改原借条,以免未来发生纠纷。此外,诉讼中如实陈述、尊重法律也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否则,不仅可能败诉,还要承担法律处罚。 借钱是一场信任的考验,走向法律诉讼往往是最后的无奈之举。我们都希望钱可以借,但亲情不要散。但现实中,情分与金钱的交织往往让事情变得复杂。唯有以法律为准绳,才能在这场考验中站稳脚跟,也许,这才是给每一个人最深刻的启示。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文中人物为化名)

0 阅读: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