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四川成都,一女子和男友在商场购买3件巴黎世家衣服,共计消费10739元,岂料8天后,柜姐突然加上女子微信,表示衣服折扣取消了,需要补1147元差价或者将衣服拿回退钱,甚至柜姐还道德绑架:“一个工资3800,活得很不容易”,女子勃然大怒,回怼柜姐:“我是有钱,又不是有病……” (信息来源,黑猫投诉) 李玲收到柜姐微信,神色顿时一变,而正在和她一起用餐的男友,很明显注意到了她的情绪变化,低声问道:“怎么了?”李玲把手机递过去,语气中透着一丝不解,“她居然说折扣取消了,要我补差价?这是什么道理?” 男友看完信息,也显得不悦:“买的时候说得清清楚楚,是折扣活动,现在又反悔?这也太不专业了吧。难道巴黎世家在中国的专柜,都是这么运营的吗?” 8天前,她和男友悠闲地逛着商场,无意间走进了巴黎世家的专卖店。柜姐热情地迎上来,介绍新款,还笑着说:“现在有优惠活动,这几件都打折,特别划算。”柜姐的服务周到,让她心情颇好,加上衣服设计很符合她的风格,她当即挑选了三件。结账时,柜姐一边帮忙包装一边笑容满面。 可眼下,李玲看着微信中柜姐的“补差价”要求,心头怒火中烧。“活动都是她说的,现在又来反悔?她是在把顾客当傻子吗?”她按捺住怒气,试图和柜姐沟通。微信上,她礼貌地回复:“购买时你们明确表示有折扣,怎么会突然取消呢?我已经付完款,东西也拿回来了,这样的要求是不是不太合理?” 柜姐很快回复了她,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对不起啊,姐,这确实是我们店的规定,我一个月工资就3800,已经很不容易了,您就当帮帮忙吧,要不把衣服退回来,我们也好交差……” 看到这句话,李玲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她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吸引了旁边几桌的目光。男友赶紧压低声音:“别气坏了自己,为这点事不值得。” “她这是道德绑架!”李玲愤愤不平地说道,“工资低是她的事,凭什么让我承担?况且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猫腻还不一定。” 回到家后,李玲决定不再忍气吞声,她将整个对话截图发到了朋友圈,并附上一段愤怒的文字:“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有权享受购买时承诺的优惠活动。现在专柜居然要求补差价,还用工资低来博同情,这是哪家的职业道德?我可以有钱,但不是有病!” 她的这条朋友圈瞬间引发了大量讨论,朋友们纷纷留言支持。有的朋友说:“这绝对不合理,明显是她们内部管理有问题,凭什么要你买单?”也有朋友提醒她:“一定要留好证据,别让她们给糊弄过去了。” 事情很快发酵到了网络上,一些网友在看完李玲的爆料后,开始深挖事件的细节。有人猜测,这可能是柜姐为了完成业绩,虚构了折扣活动来促成交易,事后又被店方追责才想办法补救。也有人觉得,这是品牌管理的问题,如果折扣确实不存在,那整个专柜都涉嫌欺诈。 与此同时,李玲还接到了媒体的采访电话。面对镜头,她毫不避讳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巴黎世家是个国际品牌,我们每年在这上面的花费不低,可这样的服务让我寒心。消费者是来买东西的,不是来当冤大头的!” 媒体报道一经发出,更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些消费者也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经历,有人提到,自己曾在另一家奢侈品店遇到价格标签出错的情况,商家强行要求按更高价格支付。而更多的声音则呼吁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权益:“无论是几百块还是几万块,钱都是辛苦挣来的,不能被这样的行为所左右。” 法律界人士也参与了讨论。知名律师王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李玲的情况属实,那么专柜的行为可能涉嫌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一旦作出价格承诺,就不得随意更改,尤其是在交易完成后更没有理由强制消费者补差价。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巴黎世家成都专柜,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对公众质疑,该专柜在一天后终于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对李玲事件深感遗憾,并承诺会进一步调查此事,若有员工违规行为将严肃处理。然而,这份声明语焉不详,并未明确解释“折扣取消”的原因,也未对消费者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再次引发了网友的不满。 李玲并没有停止追究责任。她在网上公开了更多的证据,包括购物小票、与柜姐的聊天记录,以及商场内的监控截图,试图用更详实的材料为自己维权。她直言:“我不是为了这点钱,而是为了一个公平和尊重。任何品牌想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都需要先做好自己的服务。” 事件仍在发酵,但对很多消费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购物纠纷,更是一次关于权益保护的警醒。无论是李玲的愤怒回怼,还是网友的群情激愤,都在说明一个道理:消费者需要被尊重,而不是被忽悠。 (文中出现的所有名字,均为化名)
2024年10月29日,四川成都,一女子和男友在商场购买3件巴黎世家衣服,共计消
兰亭说事
2024-12-02 12:46:29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