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4日,河南郑州,3岁孩子刚出家门,额头就被保洁员的铲子给铲伤了,

兰亭说事 2024-12-01 16:41:38

2024年9月14日,河南郑州,3岁孩子刚出家门,额头就被保洁员的铲子给铲伤了,头上血流不止,缝了20几针,妈妈很是心疼,找物业讨要说法,可对方却声称孩子受伤,家长也有责任。   (信息来源,河南都市频道) 事发当晚,李女士正准备,带着3岁的儿子乐乐下楼散步。突然,当他们走到物业储物间附近时,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保洁员正低头走出来,手中提着一把铲刀。这铲刀的边缘看似刚被磨过,刀刃还泛着寒光。乐乐正蹦蹦跳跳地往前跑,毫无察觉。就在一瞬间,保洁员回头关门,动作稍稍用力,铲刀随着身体动作一摆。乐乐就毫无防备的,头部撞上了铲刀的锋刃。   “啊!”尖锐的哭声撕裂了空气,李女士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跑过去抱起乐乐,看到孩子额头上鲜血直流,血迹很快染红了衣领。“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李女士的声音里夹杂着惊恐和愤怒。   保洁员也吓得不轻,手里的铲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他慌张地后退两步,嘴里结结巴巴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但李女士根本顾不上听,她立刻拨打了120,同时愤怒地质问保洁员:“你怎么能拿着这么危险的东西,随便在这走动?你知不知道你干了什么!”   救护车很快赶到,将乐乐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后表示伤口较深,需要立即缝合。李女士目睹着针线在孩子细嫩的皮肤上穿梭,乐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她的心仿佛被刀割一般。20多针缝完,医生叮嘱道:“这几天要小心护理,防止感染。额头可能会留疤,等孩子大了,可以再考虑整形手术。”   回到家后,李女士越想越气。她联系物业要求给个说法,却发现对方态度冷漠。物业经理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已经调查过了,这是意外事故。小孩子乱跑,家长也有责任,不能全怪我们。”   李女士的愤怒瞬间爆发,她拍着桌子大喊:“我的孩子受伤了,缝了20多针,你们不觉得应该负责吗?你们的保洁员为什么会拿这么危险的东西,在公共区域出现?你们的安全管理在哪里?”   物业经理皱了皱眉,似乎不耐烦:“保洁员是按照工作流程操作的。你孩子跑动的时候,家长为什么不看着点?”   这番话让李女士感到被羞辱了。她立即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在随后的几天里,她调取了小区监控,录像显示,事发时保洁员确实没有注意四周,而孩子则是在奔跑中被铲刀划伤的。 她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物业在小区公共区域的安全保障上存在管理疏漏,尤其是对保洁员的危险工具管理不到位,负有主要责任。至于家长的监护责任,也可能会被对方提出作为抗辩,但不影响整体赔偿主张。”   李女士拿着这些证据,再次找到物业,要求他们承担医药费并公开道歉。然而物业的回应依旧强硬:“如果你要走法律程序,我们奉陪到底。”   这起事件很快在小区业主群里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家长纷纷表示担忧:“我们的小区原来有这么大的安全隐患?”一位老人感叹:“这么小的孩子,留下疤真是太可惜了。”也有人对家长提出了质疑:“小孩跑动本来就容易出事,家长是不是看管不力?”   随着事情的发酵,李女士一边忙着照顾乐乐,一边为这件事四处奔走。律师建议她尽快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让物业承担相应的责任。她表示:“这不仅是为我的孩子讨公道,也是为了小区其他孩子的安全。”   最终,这起事故让人们深思。物业是否应该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训?家长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事故的发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无论是物业管理方还是家长,都需要提高安全意识,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无论事件如何解决,乐乐额头的疤痕将成为这段经历的永久记忆。而这段故事也提醒每个人,生命的安全无小事,疏忽和大意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文中出现的所有名字,均为化名)

0 阅读:203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