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云南村民老李在采石场干活的时候,突然刨出黑色的东西,他赶紧叫人来看,老木匠疑惑地说:“这不可能呀!” 老李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平日里以种地为生,农闲的时候他不像大多数农民那样打牌消磨时光,而是选择到附近的采石场干活,多赚些钱补贴家用。 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干活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挖出来黑色的东西,让他心里感觉“咯噔”一下。因为采石场里全是石头,一片灰白色,这处黑色的突然出现,十分引人注目。 老李赶紧向四周干活的工友们大喊,让他们过来看看。在老李周围不远处的4个人,听到他的叫喊后,赶紧围拢过来。 几个人围着黑色东西看了半天,七嘴八舌地发表各自的想法,突然,一直没有说话的老木匠有些吃惊地说了一句,“这不可能呀!” 老木匠与老李是同乡,年纪比老李要大不少,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做木匠的人一般都很聪明,村里不少人都受过老木匠的恩惠,他在村里颇有威望。 听到老木匠开口以后,其余几个年轻人不再说话,等着老木匠继续说下去。 果然,老木匠在惊叹之后,俯下身对黑色东西进行一番查看,语气肯定地对他们说:“这东西叫乌木!” 所谓乌木,分为两种,一种是古代乌木,一种是现代乌木。 古代乌木又称阴沉木,形成条件极其苛刻,只能是有限的几个树木种类,深埋地下,在高压缺氧的状态下碳化千年,才能形成这种既没有腐烂,保持了树木的特性,又不足以变成化石的特殊状态。 外国人称这种古代乌木为“东方神木”,《本草纲目》也有阴沉木的相关记载,它具备解毒、治疗霍乱的功效。而《辞海》中则明确写着,阴沉木在“旧时以为制棺木的贵重木料”。 至于现代乌木,一般指的是我国境内生长的一种红木,与古代乌木没有什么关联。 据此来看,老木匠将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他认为,老李挖出来的黑色乌木属于古乌木,按道理不应该出现在采石场,除非是他们挖到的不是古乌木,而是古人用古乌木制成的墓葬。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为了证实老木匠的猜测,几个人商量以后,决定动手继续进行挖掘。他们沿着首先发现的乌木进行挖掘,这才发现,他们看到的只是这块乌木的一小部分,一直挖了一米多深,才将这块乌木完整的挖了出来。 乌木挖出来后,深坑内开始不断涌出地下水,他们显然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好在等了一会儿,地下水逐渐退去一些,他们才得以继续挖下去。 随着挖掘的深入,老李和老木匠等人越来越心惊,因为坑里不断有乌木出现,在挖出第一块较大的乌木后,又相继挖出了一百余根大小整齐的乌木。 这些乌木似乎围成了一个长方形,乌木中间似乎有它们保护的重要东西。他们原本以为,这些要经历上千年才能形成的古乌木就是宝物了,没想到它们只是起到外围保护的作用。 几人将目光投向大坑的中间部分,打算将这部分未挖的地方也挖开,一探究竟。随着几人挖掘,地下水又漫了上来,他们用手中的铁钎向水中插了进去,竟然传回一种撞击到金属上的感觉。 在好奇心地驱使下,老李等人手上的动作更快了几分。不久后,一座类似房子形状的金属物件从乌木围子中间显露出来,随着出现的还有几截骨头,骨头上似乎还戴着手镯。 见到这一幕,众人再次吃惊,老木匠此前的猜测得到印证,他们果然挖到了古墓。而且,这个古墓似乎还有些与众不同,以金属制成的小房子为容身器物,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意识到这座“小房子”可能是文物,几个人不敢再继续挖了,立刻跑去当地的相关部门上报,考古专家得知消息后非常重视,很快就带人赶到了现场,开始保护性发掘。 在考古工作者们积极的发掘下,这件像小房子一样的金属物品顺利出土,完整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考古专家看见后不禁激动起来,因为眼前这件出土的文物,不仅老李等人没见过,就连考古专家此前也见所未见,它是当时世界上出土的独一无二的铜棺! 铜棺由7块单独浇铸的铜板组成,每一块铜板上都印有虎、鹰等图案,且铜板与铜板之间的连接处,皆为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巧夺天工。 考古专家后来给这个铜棺命名为祥云大波那铜棺,铜棺刚出土就震惊了学界,将它与司母戊鼎视为同级别的国宝。 据县文化局退休的熊树藩回忆,当年祥云大波那铜棺被运往县文化馆后,立刻引来无数的围观者,消息传到乡下时,许多农民都赶到县文化馆,就为了一睹铜棺的风采。 据《大波那铜棺发掘保护亲历记》记载,当天到县文化馆参观的人非常多,为了维持秩序,当天建起了围栏,防止铜棺遭到损坏,但由于人太多了,围栏多次被挤坏。 如今,祥云大波那铜棺被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馆,成为博物馆内收藏的重要文物之一。 当年发现祥云大波那铜棺的墓葬,也已经做了回填处理,并在当地盖起了一个二层楼,用于暂存出土的棺椁。 至于老李发现铜棺的位置,也已经建立起一块石碑,上面记载了铜棺的相关介绍。而老李作为发现者,经常会出现在石碑这里,向游客讲述他发现铜棺的经过。 除了铜棺以外,大波那铜棺墓还出土了百余件铜器,例如:铜鼓、铜葫芦笙等,都是距今2000多年的文物,是我国宝贵的财富!
1964年,云南村民老李在采石场干活的时候,突然刨出黑色的东西,他赶紧叫人来看,
野史记录
2024-11-20 22:01: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