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牛朝阁|北京报道
尽管新能源汽车已经开进千家万户,但“安全吗”“会自燃吗”“刹车失灵怎么办”等疑虑仍然劝退不少车主,也间接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不过再有不到4个月的时间,新能源汽车专属车检或许能给这些潜在车主吃一颗定心丸。
日前,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GB/T44500—2024)(以下简称《规程》)将成为新能源车年检标准。
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适用于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增设了对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检查,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意味着,汽车“油电混检”将成过去式。
“油电混检”跟不上时代
“计划在年底买辆车,看来看去还是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最高,可总担心安全,这都11月了,还没想好买油车还是电车。”近日,即将购入人生第一辆车的顾先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事实上,和顾先生一样想买新能源汽车但又怕安全没保障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2024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到50.84%。此后,该数据已连续多月超过50%。也就是说,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和渗透率形成对比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45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439.7万辆,同比增长39.41%,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41.42%。此外,汽车驾驶人达到4.96亿人。
由于驱动方式的不同,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增加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现行汽车年检标准,虽然对包含新能源车在内的载客汽车进行年检,主要检验内容包含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等部分,但对于新能源车辆来说,影响最核心的三电系统并未得到有效排查。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步提升的同时,如何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打消潜在车主顾虑就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早在2022年7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就曾印发《“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明确提出“构建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检验技术及装备体系,强化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检验和监管”等要求。
“新能源车的技术与传统燃油车有显著差异,现有传统的机动车年检标准无法完全适应新能源汽车的特点。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相关安全问题正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频频被曝出,专属车检对车主来说是一个保障,可以防患于未然。”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曾对媒体表示,实施新能源车年检制度对于新能源车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年检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新能源车的安全隐患,提升车辆的整体安全性,保障驾乘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年检制度的出台将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信心,减少因安全问题引发的担忧和疑虑,有利于新能源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年检新政考验车企售后服务网络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现,《规程》以现行的机动车年检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为基础,补充了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电气安全运行安全性能的专项检验。另外,《规程》还对被检车辆、检验环境、设备、方法和结果等相关部分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
“新能源专属车检不仅涵盖了传统车辆的安全性能检测,还增加了对电池系统、电机驱动、充电接口及车载智能系统的专项检查,并且根据新能源车类型差异对检测项目有所区别。”章弘说。
例如,按照《规程》要求,新能源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此外,车辆在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规程》中将新能源车的驱动电机温度、电机控制器温度和DC/DC变换器温度列为可选检验项目,这有助于车主了解车辆健康状况,引导车检企业储备相关检验设备,降低车辆自燃风险。
此外,《规程》中对车企也提出了不少要求,一方面,车企需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研发和测试,确保其产品能够满足新的年检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车企需要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更严格的把控。
“新能源汽车专属年检首先可以让车主及时发现新能源汽车潜在的安全隐患,给车者提供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其次还可以为消费者带来经济上的保障,为车主节省维修支出,并且提升车辆的保值率。”章弘说。
不过,章弘表示,《规程》在落地过程中亦存在不少挑战。比如,年检费用是否实惠;现有的检测机构是否充足,检测设备和人员培训能否真正投放到位;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速度可能会导致现有的检测标准不准确,给消费者带来困惑;检测项目过程如何做到流程高效,检测结果做到真正的公开透明。
对此,章弘提议,要合理控制年检费用、增加检测机构、加大人员培训、简化检测流程、加强政策宣传。
“年检新政将推动大量新能源汽车进入维修保养环节,这会给车企售后服务网络提出考验。车企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维修保养网络和服务体系,以此才能从容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张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