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功利主义”是舍本逐末,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子认为,“无中生有”和

如何跑赢职场 2024-11-09 10:04:09

为什么说“功利主义”是舍本逐末,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子认为,“无中生有”和“无用之用”才是大道。他说过这样两句话: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功利主义”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也就是说,一味追求“功利主义”的人,终将丧失一时获得的一切名利地位。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功利主义”日益抬头。人们越来越看重功利得失,越来越变得急功近利。有钱就有一切,有权才有地位,成了不少人的行事准则。 这与老子的观点完全相悖。老子所说的“无中生有”和“无用之用”,表明诸如精神价值、大道高德,这些看上去虚无缥缈的东西,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脱离了这些根本,一味地追求功利,最终结果就是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一时得到的东西,终会慢慢丧失。 比如在职场之中,管理者越来越注重制度、流程和办法,却忽视了员工精神力和内驱力的塑造,不是高压强迫,就是严肃问责,导致产生了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仅仅聚焦于做事的方法和纪律,却忽视了做事的意愿和追求,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一个人不想干,或者不想干好,再好的制度也形同虚设。精神价值塑造和思想观念教育,才是更加关键的东西。这就是“无用之用,才是大用”的道理。

0 阅读:0
如何跑赢职场

如何跑赢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