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捻张宗禹的“打围战术”让清军吃够了苦头,其军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日夜兼程百余公里。这种方法将流寇战术发挥到了极致,趁追兵疲惫之际,先用小部诱敌至包围圈,再伏兵四起,围而歼之。 利用这种“打围战术”,张宗禹获得过两次大胜。一次是在山东曹州将追兵僧格林沁部蒙古骑兵引诱入包围圈,后在高楼寨、吴家店一带将身负重伤之僧格林沁杀死;一次是在西安灞桥十字坡将陕军一万四千余人引诱入保卫圈,趁道路泥泞、风雪大作时伏兵突起,杀死陕军五位将领,歼灭陕军三千余人。战后,署陕西巡抚刘蓉被清廷褫夺职务、勒令回籍。 次年9月1日,中元节,回到湘乡之刘蓉设酒食以祀亡于西安灞桥十字坡之三千陕军将士。想起殉难之惨,悲从中来,刘蓉作《悲灞桥》哀之,诗云:“当年曾作虎貔看,谁使江边万骨寒。战后山河流碧血,夜来风雨激悲湍。安知卧地无豪杰,尚想飞天作羽翰。西望招魂但垂涕,故乡明月正团团。”诗中,刘蓉对自己之急躁和轻敌充满自责和愧疚。
西捻张宗禹的“打围战术”让清军吃够了苦头,其军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日夜兼程百余公
夜梅聊文化历史
2024-11-07 21:06:34
0
阅读:0